湘西神韻:乾城的“春”

作者:張正望

兒時,每逢正月初三,我穿上母親做得過年的新衣,便與夥伴們相邀到吉首的大街上看乾城的“春”。

那時,吉首(舊稱乾城)各鄉鎮和街道社群的遊春表演隊伍及乾州街道扎的“春”彩車都要到吉首廣場(現吉首商業城處)整隊集合,這些豔麗奪目的“春”在獅和龍的引領下,嗩吶吹奏,鑼鼓喧天,從吉首廣場出發,伴隨著遊春表演,沿團結路、經石家衝、走武陵路、過紅旗門,環城繞遊一圈,向市民展示各自的才藝和風采。 歌舞如潮,精彩紛呈。我們在人群中東奔西跑,目不暇接。看“春”是一個方面,更多的是夥伴們能盡情地快樂逍遙,那是一年中沒有大人管束、相當過癮的一天。

湘西神韻:乾城的“春”

在我的記憶裡,每年正月的遊春活動中,乾州街道“春”扎得最有特色,最靚眼。這倒不是恭維,而是乾州人對“春”的理解底蘊深厚,扎“春”的手藝功夫過硬。有句老話“鎮營的兵,乾城的春”。乾州,從古至今,每逢立春日,都要舉行“扎春”“迎春”活動。乾州“春會”源於何時,無準確的文字記載,傳說是當地的鄉民百姓為了紀念一位名叫“句芒”的先人對農事耕種做出的功績,而於每年的“立春”前二日舉行的祭祀活動。

這位名叫句芒的先人,是中國古代民間神話中的木神(春神),主宰萬物生長和農業豐收,為東方天帝太昊之臣,《山海經·海外東經》說:“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他長著人的面孔、鳥的身體,有雙翅、有羽毛,能步行、能高飛。據說在遠古時候,他飛過九百九十座山、跨過九百九十條河,來到乾州這塊“十里金盆,四面環山,二水縈繞,三陸橫陳,狀如乾卦”的風水寶地,並帶領當地的百姓耕種勞作、繁衍生息。為懷念他為乾城人帶來的人物康阜、和諧安寧的生活,乾城人尊稱他為“先農之神”,在城東門外設有“先農壇”以為祭祀。

由此可見,乾州春會應是淵源於古代民間迎春祭祀活動,以後逐漸演化成為慶祝節日的一種裝飾藝術。

湘西神韻:乾城的“春”

乾州的春會,就是乾州人把祈禱來年的風調雨順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情結,寄託在了“春”的意象中。這種樸素而又美好的情結,讓急性子的乾州人在嚴寒過後,等不及武陵山脈的高山大壑脫去雪白的冬裝,換上春天的衣裳,便開始自己動手,把心裡埋藏了一冬的夢想,一筆一畫、一篾一片、一絲一線地塗紮在了“春”的身上,把過去一年的苦樂和未來一年的願望盡情鋪排在了“春”的身上。那是一種敬畏,也是一種寬慰,更是一種念想。這些造型生動、裝扮喜慶、散發出藝人們美好心靈的“春”,是乾城人保留下來的文化種子,它用春的旋律喚醒了一代又一代乾城人春的夢想,給人們帶來溫暖心懷的快樂享受。

從現今手藝人傳承下來的工藝來看,乾州扎春分“紙紮”“扮春”“綁春”,且以人物造型為主,以花枝為陪襯。“紙紮”多是根據故事情節需要,用篾和紙紮成牛、龍、魚、蝦、蚌、龜、採蓮船等。“扮春”就是選民間十歲左右長相俊美、活潑可愛的童男童女,扮成神話或戲劇中的人物,俗稱“春伢兒”。扮演的多是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古典戲劇及歷史人物故事,通俗易懂,喜聞樂見,如“孫悟空大鬧天宮” “天女散花”等。“綁春”就是在特製的抬架內,將扮好的“春伢兒”連一小馬紮送上高杆擺好姿勢,再以軟布條縛牢,高低錯落有致,按照習俗每月一臺春,一年一共十二臺,逢閏月十三臺,每一臺春講述一個故事。

湘西神韻:乾城的“春”

“散花結綵的演春”是乾州春會活動的高潮。遊春時,跟著紙紮的魚、蝦、花燈、採蓮船、蚌殼精、笑眯羅漢之後出場的第一臺彩春是質樸生動的“春牛圖”,一牧童執鞭騎牛背上吹笛,寓意“催春”。春牛的顏色根據黃曆推算出一年的天氣情況:牛頭繪紅色表示有春旱,腰繪紅色表示有夏旱,尾繪紅色表示有秋旱,全身黑色表示有水災,中間有藍色表示有風暴。牧童頭戴斗笠表示多雨有澇,身背斗笠表示風調雨順,斗笠掛在牛角上表示有大旱,所以農民看“春”之時最關注這春的變化。隨後一臺臺春意盎然、花枝招展的彩車依次閃亮登場,他們走街串巷,光影流動,引來四面八方的鄉親簇擁圍觀。

乾城的“春”是湘西農耕文明的縮影,它綜合運用了民間手工、繪畫技藝,以其生動的造型、鮮明的色彩、獨特的形式再現人類古老文明的發展程序。不僅讓人們得到藝術享受,而且從中還能獲取農事氣象資訊,預測一年的春景,集中體現了乾州人弘揚真善美的文化傳統,充分反映了乾州人的審美情趣和民族情操,成為世人認識、瞭解、研究乾州乃至湘西神秘文化的視窗。

乾城的“春”,把快樂裝入童心的愉悅,至今讓我回味無窮,50餘年了,不能忘懷。那種愉悅澆散了我許多胸中的塊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