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之道

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文旅大觀

昨天

講究禮樂的治道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由古之樂也。”曰:“可得聞與?”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

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之道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瑟之音,舉疾首蹙(安頁)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玉田獵於此,百姓聞工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安頁)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之道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瑟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工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剛王矣。”

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之道

前面已經提過,《孟子》的這一章,絕大部分是記載孟子與齊宣王的談話。從齊宣王心理上不忍殺牛的一點善念說起,一直談到後面實行王道政治的許多問題。在孟子到齊國的前後,也正是田氏齊國最鼎盛的一個時期。此時,蘇秦也到齊國遊說合縱的思想。這裡的記載,則是孟子在齊國的這段長時間裡,與齊宣王多次見面的談話摘要。

這段又提到一件事,是說有一次孟子接見他的學生,也就是齊國的大夫——莊暴,談到齊宣王好樂,所引起的一次談話。莊暴有一天來見孟子,對孟子說:我見到齊宣王的時候,在閒談中,齊宣王好他好樂,我當時不知道君主們偏好音樂這件事,對或不對,不曉得該怎麼說才好,所以沒有作答。請問孟老夫子,君王偏好音樂這件事,您認為怎樣?

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之道

對於這個問題,以我們現代的觀念來看,會覺得很滑稽,好樂就好樂!這有什麼了不起。好比有一個朋友告訴你,他的孩子一天到晚彈吉他,你一定說,好嘛!既然有這方面的天才就好好培養他往這方面去發展。所以只從“好樂何如”這四個字的字面上去看,依文釋義,或斷章取義,就往往會發生偏差了。

如今要注意的是,這句話是針對人主而說的,人主的嗜好,所發生的影響就大了!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有了偏好,或者好音樂,或者好打球,則往往會影響到政治,所謂“上有好之者,下必甚焉。”問題就來了。因為莊暴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所以特別向孟子提出來請教。其實莊暴問話的語氣裡,可以看得出來,莊暴這個人的心目中,認為齊宣王偏愛音樂,是不大妥當的。

孟子對於這個問題持什麼態度呢?他與莊暴不同,他始終是用誘導的方法,希望君主們能行王道,施仁政,這就是孟子所以能為聖人的道理。他不同於一般說教家,明辨是非,將善惡作尖銳的對立;也不像後世的理學家們,認為這件事不好,就把它戒除掉。

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之道

例如宋代的大儒家程伊川(頤)做講官時,一日講罷,還未告退。宋哲宗站起來鬆動一下,順手摺了欄杆外的一條柳條,程頤馬上就進諫說:“方春發生,不可無故摧折!”上擲枝於地,下殿而罷。

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之道

所以明人馮夢龍便說:“遇到孟夫子,好貨好色都自不妨。遇了程夫子,柳條也動一些不得。苦哉!苦哉!”因此把他列入迂腐之列。

我們且看在這段書裡,孟子怎麼答覆。他告訴莊暴說,齊宣王好樂有什麼關係?如果他對音樂喜好到推之於民,那麼齊國差不多可以治平了。

為什麼齊宣王把好樂的嗜好擴而充之,齊國就能平治呢?這個在孟子與齊宣王另一次見面的談話中,就有了交代。

過了幾天,孟子和齊宣王見面,提起上次和莊暴談的那件事。他對齊宣王說,我聽莊暴說,你曾經告訴他愛好音樂,有這回事嗎?

我們看齊宣王用什麼態度來答覆呢?

“王變乎色。”

從這句話,可以看到《孟子》這本書,文章手法的高明,這也是古文的妙處。短短的四個字,表達了許多的含義,而且把當場的情況寫活了。我們透過這四個字一可以想像,當齊宣王聽到孟子談到他對莊暴說過,自己愛好音樂時,臉色有多尷尬!

齊宣王為什麼會變了臉色呢?

第一,我對你莊暴說我愛好音樂,這裡君臣如家人一樣閒聊自己的私生活,你卻把它當作話柄,去和這位外國來的老夫子談論,真是莫名其妙!

另一方面,自己是一國之主,和這位外國嘉賓,所談的是天下國家大事,屬於嚴謹的一面。而今人家卻問起自己愛好音樂的問題,好比現代一個國家領袖,被人問起他愛好流行歌曲一樣,當然是有點尷尬。

雖然如此,齊宣王的修養還是蠻好的,臉色變了一下,仍然靜下心來,和孟子談論這個問題。而且下面還很幽默地承認自己有好勇、好色、好貨等的毛病。他甚至於坦白地說,自己所愛好的是現代音樂,是流行歌曲,而不是先王流傳下來的正統音樂。因為上古時代的那種傳統音樂太高深了。

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之道

重要的問題來了,我們在孔孟和歷代學者的著述中看到,中國文化在上古時代,尤其到了周朝,是很注重禮樂之治的。而且後世也都一直推崇上古的音樂是如何如何的好。儒家這樣推崇上古禮樂,絕不是盲目的,也不是故意強調的,在中國上古時代,就已嚮往先民時代的文化了。但所謂的先民(先王)時代,究竟斷自何時,我們很難決定一個明確的時間。這不只是從黃帝的時代算起,可能在更上古時,曾經有很好的文化成就,在文化成就達到顛峰的時候,又進入了一個冰河時期。所以儒家推崇的先王民時代,很可能是個很古遠很古遠的代表。後世儒家嚮往先民的文化精神,所以都講禮樂之治,行先王之道。

從這裡又可以看到,不只是孔孟及後世一般儒家注重先王的禮樂之治,齊宣王也說出“非能好先王之樂”,這證明當時一般人,也都是崇尚先王之樂的,所以他對孟子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會不大好意思,並且又接著坦白地說,他不懂得先王之樂,所以他只愛好現代音樂。

孟子卻說,愛好現代音樂並沒有什麼不對,只要你能夠把這好樂的精神,推廣開來,對於齊國的民俗政風就有幫助。這是孟子的精神,此所以孟子之為孟子也。同時,從這裡我們又看到孟子思想之開闊,不像後世儒家所標榜的那麼嚴謹而趨於狹隘。

孟子接著告訴齊宣王說,現代音樂並不是突然憑空產生的,而是由古代音樂慢慢演變而成的。

孟子的這個理論固然是事實,是可以成立的,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見孟子是善於辭令的。本來齊宣王為了好今樂而不好古樂,感到難為情。現在經孟子這樣為他開解,心理上原有的那一層陰影響,自然就解除了,所以也就輕鬆了。於是便問孟子,為什麼自己好樂,擴充開來,齊國就可以治理得很好?希望孟子把道理解說一下。

於是,孟子問齊宣王,你一個人單獨聽音樂,和與別人一起欣賞音樂,這兩種享受,哪一種樂趣高?

齊宣王說,當然和別人共同享受,會更加快樂。

孟子又進一步問,是和少數人共同欣賞音樂快樂呢?還是和多數人共同欣賞音樂快樂呢?

齊宣王說,當然和大夥共同欣賞音樂,來得更快活啊!

這時齊宣王說出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看法,於是孟子抓住了這個觀點,提出具體的例子,作進一步的發揮。

他對齊宣王說,假使你在深宮裡,舉行音樂會的時候,老百姓聽見了從宮廷中散播出來的鐘、鼓、管、瑟等等樂器的聲音,大家都像生了病似的——以我們現代語說,感到頭痛,皺起了眉頭,相互議論著說,我們的君王有那麼好的興致開音樂會,而我們卻困苦到這個地步,妻離子散,生不如死。

或者你去野外打獵,老百姓聽到到你的轔轔蕭蕭的車馬聲,看到那色澤豔麗,迎風而舞的羽飾、旗幟,大家也是緊皺著眉頭,深惡痛絕地議論著,我們的君王竟然在那裡興高采烈的打獵哪!但是我們卻困苦地流離失所,不得安居。

像這樣的怨聲四起,沒有別的原因,就因為你作國君的,沒有與民同樂。

但是,相反的情形,你在宮廷中開音樂會的時候,或者在田野間打獵的時候,老百姓聽到了樂聲或車馬聲時,看到你美麗的旗幟,全體都高高興興地談論著,我們的國君一定很健康,心情好,所以他今天才有這樣好的興致舉行音樂會或出來打獵。

為什麼老百姓有這樣良好的反應呢?這也沒有其他特別的原因,只因為你能與民同樂而已。

這一段的原文,舉了鼓樂和田獵兩個例子,每一例子,又舉了正反兩面的情形,但只說了與民同樂一個道理。而在原文文字的安排上,有許多重複之處,如“今王鼓樂於此”,有正反兩面敘述時的重複,又有與“今玉田獵於此”的相疊形式。或許有人嫌它羅嗦,但這是古文學寫作上的一種方法,以現代語來說,這是寫作技巧的一種,它的功用,一方面加強文字形式上的排列美,一方面加重了語氣,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強調,這樣可以加深讀者對其含義的印象。後世的驕體文、賦、詩、詞中的雙聲疊韻,如李清照詞中常常連疊好幾個字;對聯以及今天的白話文中,也常見許多重複句子,這些演變都具有同一種作用。所以這一段也可以說是,頗具有欣賞價值的文章。如果認為重複太多而嫌羅嗦,那就只好嫌自己不懂得欣賞了。不妨試著朗聲讀誦一篇,就讀出味道來了。

孟子說完了這幾個例子,把正反兩面的現象作結論說,你齊宣王喜歡音樂,好打獵,好開運動會或喜歡其他娛樂活動都沒關係,只要能做到與百姓同樂,就可以達到王道與臣道的仁政境界了。

這是孟子就齊宣王自己說的好樂,藉機誘導。孟子的手法的確不錯,多半是啟發式的,抓住一個機會,就施以教育,拼命鼓勵他,走上王道的思想,實施王道的仁政。

音樂的今昔觀

在這段記載裡,引發一個問題,值得我們討論。那就是儒家素來標榜的禮樂之治。在禮的方面,包括了一切文化的整理。樂的方面,是單就音樂對政治教化的重要關係而言。

據說,孔子刪詩書訂禮樂,一共整理了《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樂經》及《春秋》六部書。但自秦始皇燒書,再加項羽咸陽的一把火,《樂經》遂告失傳。所以流傳下來只剩了“五經”。到現在,中國文化流傳下來和政治哲學有關的樂禮部分,只有《禮記》中的一篇《樂記》。但不足以概括當時孔子所整理的《樂經》。孔子本身對於音樂的造詣頗高。我們從《論語》中的記載,可以看出一個大概。“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推崇舜作的韶樂,而批評武王作的武樂不及韶樂好。

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之道

儘管孔子在春秋時代,認為當時的禮樂已經不如古代,文化在衰退了,可是我們現在從歷史的資料上來看,則春秋時代的禮與樂,還是很可觀的。例如孔子曾經從學過的音樂大師師襄,以及為了音感的靈敏,希望學好音樂,而把眼睛刺瞎的師曠,這兩人都有很高的音樂造詣。

究竟中國的音樂好到什麼程度?據孔子的話,以及古書上的資料,有許多神奇的故事,如彈琴、吹蕭,演奏到美妙處,能夠使百鳥來朝。不但天空中所有的飛鳥會來,而且百獸率舞,各種野獸聽到音樂,也都會跑來,滿山遍谷,遠遠近近的,在那裡隨著樂聲起舞。真不知道這種音樂有什麼力量,能夠引起這種共鳴,產生這種反應。至於現代音樂,除非是緬甸人驅蛇,笛子一吹,洞穴裡的蛇都出來了。

諸如上述的神話很多,透過這些神話的流傳,其含義,一言以蔽之,不外乎推崇中國古代音樂的造詣成就。

《樂經》雖然流失,但也不能說中國的古樂就完全消失,例如古代的琴、瑟、箏、鼓等等,都流傳下來,乃至後世傑出的音樂家,也有很好的作品。可是現代的我們,不但找不到秦漢以前的音樂,就是唐、宋間的音樂也找不到了。聽說這些在南朝鮮、日本還保留了一些。當然,很多也走了樣。

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之道

唐太宗統一天下以後,在貞觀元年,春正月,大宴群臣的時候,曾經演奏了一首《秦王破陣樂》。是唐太宗當秦王時,破劉武周的戰役中,利用閒暇時所作的一閩大樂章,配合了一百二十八個舞蹈樂工,穿上銀色的甲冑,拿著戟為武器,隨樂聲起舞,後來這個音樂又改名為《神功破陣樂》。到貞觀七年的時候,又改名為《七德舞》,這顯然是場面很壯觀的集體演奏的音樂,但現在也失傳了。最近聽說,南朝鮮還儲存了一部分,而日本則保留了全套的音樂和舞蹈。

談到中國上古的樂器,使我們聯想到一個頗為有趣的問題,如鍾、鼓、琴、瑟、箏、簫,這些上古的樂器,除了鍾以外,多偏重於絲竹之聲,其次為土、革,或木質等質料,很少用金屬製樂器。現代的金屬樂器,則多來自西方,這又是東西文化基本精神在樂器上所表現的不同之處(甚至可能“鑼”都是由西域傳過來的)。中國古代作戰的時候,是以擊鼓為號,以鼓聲來傳達進退攻守的命令,後來才有鳴金收兵,以敲鑼聲來輔助傳達作戰時的號令。而胡琴、琵琶等,這些都是外來的樂器。所以我們樂器的歷史,越到後來,發出的聲音愈大,也越是可以讓多些人來共同欣賞,而這些樂器多半來自胡地。

現在我們再回頭看看齊宣王好樂的問題。照現代觀念,一個國家的領袖愛好音樂,這會有什麼問題?二十多年前,碧瑤會議後不久,我們一個記者團去訪問菲律賓,當時菲律賓的總統,還開舞會歡迎。第一支音樂起奏,就由總統夫人以女主人身份,邀請記者團的團長共舞。而我國的傳統文化,即使在現代,當友好國家的元首來訪,以國宴款待時,也演奏國樂,作為一種外交禮儀。

遠在戰國時代,也有關於音樂用於外交的故事,那是趙惠文王和秦昭襄王,相約在兩國的邊界澠池會盟。見面以後,舉行歡宴,在酒席上,正喝得高興的時候,秦王突然對趙王說,聽說你在音樂方面,很有造詣,現在我有一張寶瑟,是不是可以請你演奏一個曲子,給我們大家欣賞欣賞?

在國際性的歡宴中,卻要一國君主在酒席上彈琴助興,這是多不禮貌的事!趙王聽了,臉都漲紅了,可是那時秦國比趙國強盛得多,又不敢拒絕,只好乖乖地演奏了一支曲子。更氣人的是,秦王立即叫他的史官記下來,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會於澠池,令趙王鼓瑟,把這一件事,記到秦國的歷史上去。豈不是千秋萬世都丟人。

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之道

這時趙國的宰相藺相如,端了一個瓦盆子到秦王面前說,趙王也聽說你秦王,對秦國的音樂很有造詣,現在也請你演奏一下你們秦國的樂器,互為娛樂。

秦王聽了也氣得變了臉色,說不出話來。藺相如端了那隻盛酒的瓦盆,跪到秦王面前說,你秦王是仰仗你國力強大嗎?現在我離你不到五步,可以用我頭上的血,濺到你秦王的身上。這時秦王的衛兵們想把商相如拉開來,可是他睜大了眼睛大罵這些人,連頭髮、鬍子都豎了起來。秦王的衛兵看見他這暴怒得要拼命的樣子,都嚇得進退無據。秦王這時心裡雖然不高興,但也有點顧忌,只好勉強在那瓦盆上敲了幾下。於是藺相如才起來,也叫趙國的史官,記錄下趙王令秦王擊缶的這件事。

現在莊暴聽了齊宣王好樂,會認為很嚴重,是因為一個國家領導人,如果有所偏好,則對於社會風氣,會發生很大的影響。

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之道

後世好樂的帝王也很多。剛才說的唐太宗,他也愛好音樂,同時愛好武功,愛好書法。中國的書法,以他提倡最力。後來幾位大書法家,如顏真卿、柳公權等,都出在唐代。其實唐太宗自己的字就寫得很好,還有他的“秘書長”虞世南,“秘書”褚遂良等,都是最好的書法家。

南懷瑾:歷代帝王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之道

唐太宗臨死時,什麼都不要,吩咐他兒子把從別人那裡搶來的王羲之寫的《蘭亭集序》,放到棺材裡陪葬,可見他愛好之深。他同時也愛好詩,結果不但自己的詩作得好,而且影響唐代的詩達到鼎盛。

唐太宗有多方面的興趣,也有多方面的慾望,可是他自己知道站在領導人的地位,應該如何去適當處理自己的慾望,使之變為正常化,所以他能夠成為後世的英明之主。不然的話,像另外幾個愛好音樂的帝王,因為不善於處理自己的愛好,結果都是把政治生命連同本身生命一起玩掉了。

在唐代帝王中,最好提倡音樂的就是唐明皇,後世戲班中供奉的祖師爺,就是這位唐朝的皇帝。

唐代末年的僖宗,年少不懂事,只好玩樂,政令都被他左右的權奸、大臣們所把持。他好踢球,自己認為球技最佳。有一天打球回來,對他最繁幸的優人,也是球手石野豬說,如果打球也可以參加考試的話,我一定可以考取狀元。石野豬說,不錯,你在打球上可以考狀元。但是,如果碰到堯舜來主管吏部的話,在考績的時候,一定會把你免職了。僖宗聽了,便哈哈大笑了事。

再下來殘唐五代,幾乎沒有幾個帝王不好音樂、戲劇,如南唐後主等,結果都是這樣玩玩,把政治搞壞了。國家也完了,而整個五代也因此弄得亂七八糟。這在歷史的環節中,也是很有趣的問題。如果我們不作深入的研究,不瞭解這些史實,就會認為齊宣王愛好音樂,玩玩樂器,聽聽歌有什麼關係呢?這就錯了。

在音樂本身而言,以我們自己幾十年來的生活體驗,禮樂在整個文化中,的確是佔了重要的位置,是一個大問題。音樂往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精神,過去的音樂就代表了過去的時代;現代的音樂,則代表了現在的時代。在文化深厚的時代,所產生的音樂的確也更豐碩、更深厚。

齊宣王問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猶以為小也。”曰:“寡人之圃,方四十里,民猶以為大。何也?”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於境,問國之大禁,然後敢入。臣聞郊送之內,有圃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則是方四十里,為阱於國中;民以為大,不亦宜乎?”

林園與治道

這裡當然又是另外一件事了。有一天,齊宣王問孟子,據說文王有一處可養鳥獸的皇家大園林,方園達七十里,有這回事嗎?

這在當時已經是考古的問題了。當然齊宣王沒有親眼見到,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我們現在也無法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因為古代的度量衡,和現代的度量衡有所不同。而當時孟子答得很高明,他說在古書上是記載了這樣的事。

齊宣王接著又問,有那麼廣闊麼?大概孟子認為機會來了,又趕緊抓住機會說,那時的老百姓,還認為文王的這處皇家花園大小了呢!

齊宣王說,我的森林花園,方圓不過是四十里,和文王的比較起來,範圍已經小得多了,可是我的老百姓們,還覺得太大了,這是什麼道理呢?

好了,孟子就事論事,發揮起來了。他說,文王的森林花園,雖然方圓七十里,比你的大得多,可是百姓們可以去裡面割草、砍柴,也可以到裡面打野雞、捉兔子。他開放了這座森林花園,和老百姓共同享用。老百姓們嫌它太小,不是很合情理的嗎?

可是我到貴國來,在還未進入你的國境之前,就先打聽了你們齊國的大禁。當時就聽說,在都城外百里的郊關之內,你有一處森林花園,方圓是四十里。如果有人在這四十里方圓內,殺死一頭小鹿,就和犯了殺人罪一樣,是要抵命的。那麼你這方圓四十里的王家林園,對百姓來說,豈不好比是一個具有誘惑力的大陷阱嗎?老百姓們覺得四十里方圓太大了,可不也是合情合理的麼?

這一段談話內容,和前面他與梁惠王立於沼上談靈臺之樂的意義是一樣的,不必重複解釋了。

但這一段中,有句名言,我們要注意的,那就是“問國之大禁”這句話,也就是後世說的“入國間禁,入鄉隨俗。”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措施,尤其近代交通工具發達,超音速的交通,減少了旅途上使用的時間,等於縮短了空間的距離,於是人與人的接觸愈益頻繁。

因此,在現代所謂“人際關係”上,問禁與隨俗,更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進入一個國家之前,一定要先了解這個國家的法令;去一個地方時,也一定要先弄清楚這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到任何國家,任何地方,都要尊重當地的法令和習俗,不要做出違逆的事來。對異國如此,對他鄉客地如此,最好對於一般團體也如此。假如你帶了一包豬肉鬆走進一所清真寺去,那就犯了莫大的忌諱。

對於個人也應注意到,例如某人精神有問題,見不得紅色,而你穿了一件大紅衣服去看他,結果一定很糟糕。擴而大之,對於某些行業,也要注意其禁忌。比如坐舊式的船,在船上吃過飯後,把筷子擱在碗上,就犯了大禁忌。我們這樣注意自己的行為,一則是對人的禮貌和恭敬,次則是減少自己的麻煩和困擾,甚至減少失敗的因素。可惜許多年輕人都忽視了孟子這句話,認為是幾千年前的陳舊思想。

另外讓人感慨的是,從孟子那個時代開始,一直到清朝兩千多年來,中國曆代的帝王,都是尊儒家孔孟之學。但他們只是要求別人遵孔孟之學,盡力巨之道,以立身處世。而他們自己,卻忘了為君之道。在這一方面,都和梁惠王、齊宣王樣,甚至比獨享園林還過分的事,也照做不誤。真是“教化自教化,帝王自帝王”,直到孫中山先生領導了革命,推翻滿清,取消帝王專制政體,建立了自由民主的中華民國,這才取消了宮廷的林園。(來源:孟子旁通)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