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品談丨塞罕壩:五十餘載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蹟

一片黃沙荒漠,歷經五十餘載的變遷與幾代人的努力,迎來了密林綠海的生態奇蹟,這就是塞罕壩。它的發展歷程既是一部生態文明建設史,也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史。塞罕壩不僅孕育出了幾代肯吃苦、能奮鬥的塞罕壩人,更讓有責任、能擔當的塞罕壩精神在華夏大地上傳播。

由鳳凰網出品,與貴州習酒聯合打造的訪談節目《君品談》第二季,本期由華少帶你一起走進塞罕壩,聽它娓娓道來獨屬於它的綠色奇蹟。

幾代人前赴後繼,講述傳承“奇蹟”

塞罕壩林場初建於1962年,第一代奮戰於此的青年人用一腔熱血揚起了不輕易認輸、不主動放棄的精神旗幟。“當年環境很艱苦,冬天天氣寒冷,最低氣溫能低至零下43。3℃。融化的雪水,成為了他們僅有的水源。”現任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陳智卿介紹道。在當年的宿舍旁,還有一副對聯:爬冰臥雪,冷乎凍乎不在乎;一日三餐,有味無味無所謂。帶著不忘的初心和必勝的決心,第一代塞罕壩人在人工造林的道路上昂首向前。

君品談丨塞罕壩:五十餘載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蹟

陳智卿場長(右)向華少(左)介紹塞罕壩林場的建設歷史

提起王尚海書記,陳智卿場長十分敬佩。“他攜妻帶子主動來到塞罕壩,面對1962年至1963年造林失敗的事實,他帶著背水一戰的決心,帶領團隊進行機械造林大會戰。”王尚海書記不僅主動接過了塞罕壩建設的重擔,還帶著君子擔當將這條造林之路越走越寬廣。

君品談丨塞罕壩:五十餘載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蹟

在王尚海紀念林,陳智卿場長(左)向華少(右)講述當年攻堅造林的艱苦條件

著眼當下,堅守塞罕壩林場的還有一對夫妻,大家親切地稱他們為“望海樓夫妻”。丈夫劉軍、妻子王娟,已攜手奮戰一線達13年,每日重複著同樣的巡查工作,每日攜帶著相同的責任使命——護林防火。從早6點至晚9點,13年的堅守與擔當,化平凡為不凡,用初心守護一方平安。

幾代人前赴後繼的傳承精神,正是塞罕壩君子群像的生動刻畫和寫照。

幾十載不斷嘗試,書寫創新“奇蹟”

塞罕壩位於河北北部,林海的建造築起了一面阻擋風沙的綠色屏障,保護北京城免於風沙侵蝕。但天然的地理環境,導致塞罕壩土壤貧瘠,樹苗難以存活。陳智卿場長介紹道:“樹苗在苗圃種植3年,容器桶裡再育3年,再移植到林場自然生長,雖然樹木來到塞罕壩林場才4年,但實則已生長10年之久。”

為了確保樹苗的存活率,早期塞罕壩人想出了“挖石客土,澆水敷膜”的方法,即將原土地內的石頭挖出,堆砌在周圍形成水盆,從山底搬來黑土填充,敷上地膜,再種上樹苗澆水,地膜會隨時間風化,小樹苗逐漸成長。

君品談丨塞罕壩:五十餘載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蹟

現如今塞罕壩林場成片的密林

此外,塞罕壩土層薄、坡度大,機械造林難以實現,只能依靠人工種植。幾十載不斷地技術革新、攻堅克難,在克服了1962年與1963年的經驗缺乏之難、1977年雨凇災害之難、1988年旱災之難後,塞罕壩的林海逐漸展露雛形。

現如今,在陳智卿場長的帶領下,塞罕壩林場走在領域前沿,聚焦生態經濟,不僅在固碳交易中取得不凡成效,還在帶動森林旅遊發展與脫貧攻堅任務上發揮著巨大作用。

幾十載不斷嘗試的創新精神,亦是塞罕壩人勇挑時代重擔、勇展社會擔當的鮮活體現。

時代有我,君品相傳。《君品談》以傳播“君品文化”為宗旨,致力於講述不同時代的人物故事,傳遞君子品格,讓責任與擔當在當代社會熠熠閃光。《君品談》第二季將會挖掘更多時代人物的動人事蹟,邀您與習酒人一道傳承發揚更多的君品精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