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塔晴霞 失落的昭陽十景之一

木塔晴霞 失落的昭陽十景之一

木塔晴霞 失落的昭陽十景之一

嚴勇

興化新華書店

據《方輿紀要》載,原興化縣境本為海陵縣的一部分。五代十國時期,自海陵縣劃出北鄉部分為招遠場,後改為興化縣。作為繁榮富庶的海陵北鄉,早在佛教大興的唐朝時,古興化地區就早已寺院林立,與海陵城內的梵鐘聲聲遙相呼應了。

“無塔不成寺”,佛塔是寺院必不可少的建築。“木塔晴霞”曾是興化昭陽十大古景之一。古景中的木塔,指的是原位於興化唐子木塔寺佛殿內中那座神秘的木塔。

據史籍記載,唐穆宗長慶年間(821-824年),海陵籍高僧德信大師慕名雲遊到此,當他看到風水極佳、市井繁華的唐子鎮,就決定“駐錫梵修”,將此處一座原建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年)的廟宇進行改建,這便有了後來的千年古剎——木塔寺。

興化唐子即今天的興化市昌榮鎮,因革命烈士嚴昌榮同志1943年犧牲於此而得名。而在之前,昌榮鎮還有一個更加久遠的名字——唐子。

唐子就是“大唐子民”的意思。據說,唐朝時唐王李世民曾來此巡查海防,得知小鎮上的百姓大多姓李,高興地說:“你們與我同姓,是真正的大唐子民啊。”後來,人們就把此地取名唐子。唐子鎮東有“馬場基”,南有“草裡村”,據說是唐軍養馬、囤積糧草的地方。東面戴窯鎮有“護駕垛”,南面戴南鎮有“護國禪寺”,傳說都與李世民有關。

史載,唐長慶年間,德信大師雲遊到此後將一座舊廟進行了改建。唐子古木塔,就是當年巧木匠出身的德信大師在奉旨敕建寺廟時,選用名貴的紫荊樹的木料雕刻而成。

木塔,顧名思義,是一種木質結構的塔,其直柱、橫樑、斗拱、檁條、椽子全靠榫卯結構連線,縱橫交錯,相互拉結,渾然一體,這種木塔式建築風格肇始於南北朝時期。

“紫荊美質”的唐子古木塔,是當地人心中的一座神秘古塔。史載該古木塔直徑約2米,高6米多,呈六角形,分7層,每層各邊嵌有佛龕一隻,內供佛像一尊。整座塔總共嵌有42只佛龕,供奉著42尊神情各異的佛像。梁、坊、鬥、拱全都是榫卯結構,沒有用一根鐵釘。現今安徽九華山寺廟大殿內還有類似結構的木塔。

該古木塔原先建於大雄寶殿之內,玲瓏而精美,其作用相當於佛龕。木塔同時採用佛教七寶裝飾,所謂七寶,是指金、銀、琥珀、珊瑚、硨磲、琉璃、玉髓7種名貴材質。佛教雲:“得三寶而國泰,得七寶而民安”。木塔的七寶裝飾不僅蘊含著特別的寓意,而且更使寶塔莊重華麗,後人有詩讚美說:“木刻浮屠七寶裝,玲瓏遺物稱名勝”。

據說,每當太陽初升或餘霞滿天時,古木塔頂部的一顆金色寶珠便會發出霞光萬道,與大雄寶殿屋脊正中央的寶鏡,相映成輝,形成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異常美麗。人們因此稱之為“神塔”,而它所呈現出來的景象,亦被後人命名為“木塔晴霞”,成為該寺鎮山之寶。

縱觀中國木塔歷史,唐子古木塔比北周時建立的張掖木塔晚近300年,比西安木塔晚近220年,比“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應縣木塔早230多年,應是當時大唐朝為數不多的木塔之一。

千百年來,這座木塔寺幾度興廢,矗立在佛殿內的木塔也屢廢屢建。清咸豐年間,塔廢不存。

民國時期,木塔寺住持璧成和尚在佛殿外又重建了一座木塔,後因木塔經不起風吹雨打,就在塔外砌起一座十多米高的磚塔來保護它。香客們可透過磚塔內的臺階到達塔頂。站於塔頂,四處眺望,滿眼綠色,既有“碧色連天”之意,又有“雲霞浮沉”之境,美不勝收。

讓人非常惋惜的是,抗戰時,這座剛建成不久的木塔又被拆毀。從此,“木塔晴霞”成為了遙遠的傳說。

此後,人們一直都夢想著重建木塔。2002年,木塔寺村村民卞彩珠等人發起籌建新塔工作。2004年,在舊址之上,一座嶄新的木塔建成。這座新塔塔高13米多,纖細瘦長,風姿獨具,成為水鄉平原上一道新的風景線。

據木塔寺現任住持慧淨介紹,未來這裡還將重建一座23米高的寶塔,寶塔頂端用木頭雕刻一座2米高的小木塔,形成塔中塔的格局,使木塔寺真正成為以塔聞名天下的古剎。

木塔寺因木塔而遠近聞名,寺名也由此而來。

因塔得名的木塔寺,史料清晰記載著其始建於唐長慶年間,距今已近一千兩百年曆史。那時正是唐代藩鎮割據的混亂時期,人們因戰亂無助,轉而求助於佛,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佛教繼南北朝後的再度興盛。唐穆宗本人好佛,曾用重金修整裝飾長安城內的安國、慈恩等寺院,還特邀吐蕃使者前往觀看。興化唐子木塔寺就是這一特定歷史時期下的產物。

興化木塔寺是得到唐穆宗恩准而敕建的一座規模宏大的佛寺,佔地面積近百畝,其樓宇殿閣錯落有致,古樹名木環繞其間。現今寺內還儲存著一塊長200釐米、寬50釐米、厚16釐米的“敕建木塔禪寺”匾額,成為該寺滄桑歷史的佐證。

唐代的木塔古寺由山門、東西配殿、地藏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東客堂、西祖堂、法堂樓、戒堂樓、齋堂樓、木塔及護塔樓等建築組成。寺外四面環水,須乘舟方可抵達;寺內草木蓊鬱,寂靜悄然。遠遠望去,重簷疊閣,在霧靄中隱隱約約,宛若置身仙境。

宋元兩代,木塔寺屢遭廢毀,又屢得重建。

明洪武年間,古木塔寺曾大修過一次。明英宗時,“五朝元老”高谷致仕歸鄉,亦慕名前來,興之所至,即興賦詩一首:“晴霞五色照林扉,高映浮屠爛有輝。慾海已隨紅日上,排空更著彩雲飛……”。木塔寺的奇異美景給高谷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其點數昭陽美景時,將之列為昭陽十景之一,題為“木塔晴霞”。

為能夠再次欣賞“木塔晴霞”的美景,歷代興化鄉賢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明萬曆九年(1581年),興化知縣凌登瀛面對被毀後的木塔遺址,發出了“木塔今安在,霞光宛如昨”的感嘆,遂召集地方有識之士集資,對木塔及寺廟進行了恢復和整修。並將“木塔晴霞”列為“昭陽十二景”之一。不久,大學士李春芳與其弟李齊芳又一起出資對木塔進行了大修。

《(咸豐)興化縣誌》載:“木塔寺,縣東六十里。唐長慶中,僧德信建,年久塔廢。”1899年,住持璧成大師斥巨資對木塔寺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修建。擴建後的木塔寺有高大的“玉舍樓閣”,東可遠眺大海之壯麗,西可賞得勝湖之秀美。

1927年,木塔寺發展到極盛時期,恢復了絕大多數被毀壞的建築,成為當時江北最大的寺廟之一。木塔寺自此“規模完畢,遂改叢林”,位列興化十三叢林之一,享有“蘇北第一名剎”的美譽。

令人遺憾的是,重建不到50年的木塔寺與木塔一同被毀於1943年的戰火,只剩下幾處石質門當,孤零零的舔舐著歷史創傷。如今,木塔寺重建工作又一次啟動,大雄寶殿已在古寺原址竣工。不久的將來,一座新木塔寺又將重現在世人眼中。

木塔寺有四件鎮山之寶,除“木塔晴霞”外,還有三件少有人知,它們分別是:古黃梅樹、枯枝牡丹、古紫荊樹。

在歷代吟詠木塔寺的詩中,以清代詩人王貴一《木塔寺》寫得最好,“舍舟遵陸跋荒叢,古寺蕭條入望中。雙樹百年來法雨,斷橋斜日掛晴虹。天驚鵬運搖空闊,湖起龍蟋擁大雄。向夕登樓探海氣,蒼茫萬里迅飄風。”詩中提到的“雙樹”指的就是兩株黃梅古樹。

可別小看了這兩株古黃梅樹,它們都已擁有千年的歷史。據說在建寺之初,“木塔寺殿村皆紫荊美才也,賈人以木筏載黃梅一株,樹之殿旁,殿成而梅日盛”。不久,古黃梅樹又分出一株,被移植到佛殿另一側,成為姊妹雙樹,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大小姐”和“二小姐”。

傳說,這兩株古黃梅樹還有一個奇異功能:“能預知莊稼年成好壞”。咸豐《興化縣誌》載:“(木塔)寺有梅,人以花盛衰,佔年豐歉。”還有書籍記載更為傳神,說東面的黃梅樹花兒開得盛,上河地區就豐收;西面的開得盛,下河地區就豐收。“多次驗證,皆準確無誤”。

正因黃梅古樹這些動人的故事,歷代文人墨客前來瞻仰、題詩題詞者,絡繹不絕。明末清初,邑人任宗儒在《遊木塔寺》中讚美道:“最愛寺中黃梅花,花開預卜驗年華。傲骨殊枝殊色相,三冬依舊發奇葩。”村中卞氏後人卞真我更是用他樸素的語言道出了對黃梅樹的喜愛:“千年古樹最堪誇,臘月枯枝發奇葩。貴在預卜年豐歉,農人尊稱為神花。”

在抗戰時期,兩株古黃梅樹沒能躲過戰火,從此枯萎不再開花。但令人驚訝的是,西側的一株黃梅古樹竟在枯萎60年後奇蹟般甦醒,這讓當地村民興奮不已。正如在大殿左前的偏門上刻著“江北第一梅,省中無兩棵”的對聯,千年古黃梅不僅成為當地人心中的神樹,更成為木塔寺活的歷史見證。

木塔寺的第三寶為“枯枝牡丹”。牡丹自古為百花之王,被人譽為“天然國色美無雙”。“枯枝牡丹”更是牡丹中的神品,關於它的由來還流傳著一個故事。

相傳,元朝末年,吳王張士誠的部將卞元亨兵敗隱退鹽城便倉鎮時,馬鞭不小心丟失途中,突然一隻梅花鹿嘴裡銜著一枝枯枝,跪倒在馬前,他就拿這枯枝當作馬鞭策馬而歸,到自家院中將枯枝插於地上竟然成活為一株牡丹,卞元亨不禁暗暗稱奇,給它取名“枯枝牡丹”。

據說,這株“枯枝牡丹”不但應曆法、知花信,而且還通人性。卞元亨後來在山東永王軍中任職,因作文祭祀永王被人陷害,發配遼東。這期間,“枯枝牡丹”竟然沒有開花。及至赦歸,滿園重放異彩。他感慨萬千賦詩曰:“牡丹原是親手栽,十度春風九不開。多少繁花零落盡,一枝猶待主人來。”

“枯枝牡丹”被卞氏族人稱為傳家寶。後來,卞氏族人移居唐子鎮時,將“枯枝牡丹”移栽至木塔寺,成為木塔寺四寶之一。

木塔寺的第四寶為古紫荊樹。唐代初建寺廟時,曾用寺廟內外盛產的紫荊樹作為造木塔的原料。現今大殿後門的兩棵紫荊樹據說為璧成大師在民國時親手所栽,它們的神奇之處是未展綠枝而花先開。如今,兩棵紫荊雖然疏朗纖瘦,仍不失風韻綽綽。每當風過庭前,枝葉輕搖,自有一種出世的自在。

木塔寺雖經兵火頻仍、屢圮屢建,香火卻一直延年不輟。古剎四周,從元末明初起就住著卞、董、楊、張四姓人家,最後逐漸形成一座自然村落,並以木塔為名取名為木塔村。村中至今還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卞半莊、董三巷,楊姓西北角,張姓坐一桌”,足見四大姓氏在這個村落的地位。

其中,卞氏先祖即為元末明初的吳王張士誠的部將卞元亨。相傳,卞元亨是施耐庵表弟,早年中過武舉,又曾一腳踢死過一隻老虎,被施耐庵當成現實版的武松寫進了《水滸傳》。明永樂元年被赦免歸鄉,自稱東溟叟。楊氏先祖為隋朝權臣、詩人楊素的家將,兵敗揚州,落草海邊。張氏先祖則是張士誠的舊部下,早年隨張士誠起義,被朱元璋打敗後避禍鄉里。董氏先祖也是因為打家劫舍後才隱居這裡。

這四位經歷過生死劫難的英雄豪傑最後都選擇在這裡度過餘生。古寺的鐘聲緩緩慼慼而來,遁世之人在菩提樹下靜心修禪。或許,一開始他們並不能適應這樣的生活,然而,慢慢地,經過歲月的沉澱,他們發現人生可以有另一種生活方式。那就是每天平平淡淡,守著落日的餘暉,喝上一杯老燒酒,醉倒在河邊的小舟上,聆聽那佛音梵唱,體會一種超然出塵的感覺和幽情。

四姓後代圍寺而居,村落和寺院相互共存,不斷髮展,最後才有了今天曆史底蘊深厚的木塔寺村,並留下許多文物遺蹟。燦爛悠久的佛寺文化,加速了這一地區的發展和村落的形成。古寺古村存續至今,默默承受著自然和人為的磨礪,飽經滄桑。

如今,木塔寺村民恪守古訓,淡泊恬靜,對生命與價值有著自己獨特的解讀。木塔寺不僅是村民的精神家園,更是昌榮鎮千年歷史文化的見證。

(圖文選自文博板橋第九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