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中國”安徽·明光

明光市是安徽省滁州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原名嘉山縣。明朝官方認定的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生地盱眙太平鄉在今安徽省明光市石壩鎮太平集附近。明光地處皖東,境內山水縱橫,景觀秀美,資源豐富,“三山二水四分田,還有一分是莊園;七湖六水老明光,三界四場躍龍岡”。

“史話中國”安徽·明光

數百年前,這裡掀起了風雲跌宕的帝業開端。一路烽煙,氣吞山河。如今,這裡是一片風光旖旎的魚米之鄉。秦淮泛月,山水相依。這是一顆蘊藏於江淮腹地的皖東明珠——安徽明光。

歷史

“史話中國”安徽·明光

在明光人看來,有關家鄉的古老故事是圍繞著女山湖畔的一座千年古鎮展開的。女山湖鎮北依女山湖,南連七里湖。

這裡不僅與江蘇隔湖相望且東臨淮河,區位的優勢與水韻的滋養,使得這座水鄉小鎮自古物阜民豐,商賈雲集,在皖東聞名遐邇。

“史話中國”安徽·明光

早在漢朝初年,朝廷便在女山湖鎮單獨設縣,為“淮陵縣”。女山湖鎮遺存著一座古廟大寺。相傳宋嘉祐年間,宋仁宗曾在這座廟中避暑,遂更名為“嘉祐禪院”。斑駁的青磚灰瓦,殘舊的木雕紋飾依稀可見古城昔日的繁華。

元朝建立之初,蒙古鐵騎不斷向南方征伐。連年的戰亂結束了女山湖鎮在縣誌歷史中的文明與富庶。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為了鞏固對淮河流域的統治,元廷裁撤了設立在女山湖鎮的招信縣的建置,將轄地歸屬盱眙縣。

今天的明光人都以家鄉的地名為榮,“明光”一詞寓意著一個嬰兒的降生。他就是日後大明王朝的創始人朱元璋。

“史話中國”安徽·明光

在明太祖《御製皇陵碑》的碑文上,朱元璋自述“黃考五十,居鍾離之東鄉,而朕生焉。”由此,部分史學家認為,朱元璋出生於鍾離即今安徽省鳳陽縣。

然而,明光人對於朱元璋的出生地卻有著另一種觀點。明光自古有著“帝王之鄉”的美譽,境內儲存著諸多有關朱元璋的文獻與遺蹟。

明光作家傅守乾曾先後撰寫了十餘本有關明光歷史的書籍,他的文字中詳述了一個重要古蹟。

明萬曆年間的《聖祖靈蹟碑》,記述了朱元璋降生時的奇異天象。這尊古碑原立於明光市的趙府村,似乎確立了這裡是朱元璋出生地的說法。

與古碑遙相呼應,一些史籍中也有記載,在清乾隆《盱眙縣誌》中記述了明光境內的一座山,因朱元璋的降生而得名“明光山”。

《聖祖靈蹟記》碑上也曾記載,明太祖誕生於鎮北躍龍岡“名山曰明光”。文中提到的“躍龍岡”即今明光市城西的趙府村一帶。

自古淮河以南行政區域劃分多有變遷,官府與文人的共同推動,使得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地有著多種說法。即便如此,諸多的歷史印記卻依舊讓帝鄉的文化種子在明光這片土地上生根綿延。

1932年,民國政府在這片土地恢復縣治,為嘉山縣。1994年,撤縣設市。“明光”一名在新時代的發展程序中,成為了這座城市永恆的文化標誌。

明光花燈舞

淮河兩岸的民間自古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這就是“二十八星宿夜保劉秀下南陽”。它講述了兩漢之際王莽篡漢,後來的漢光武帝劉秀夜渡南陽,起兵光復漢室的故事。

古老的傳說隨著淮河水邂逅了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小鎮津裡鎮。清道光年間,由於淮河兩岸災禍不斷,為了祈願平安,津裡鎮的文人們便將“劉秀下南陽”的傳說融入到元宵節慶的花燈表演中,創作出當地獨有的花燈舞蹈,名為“流星趕月”。

“史話中國”安徽·明光

百餘年來,津裡鎮百姓們始終沿襲著這項帶有濃郁鄉土情懷的舞蹈來慶賀新年。為了表現劉秀夜走南陽的故事,流星趕月有著豐富的藝術造型。手持“紫微星”者飾演漢光武帝劉秀。手持“月亮”者飾演玉兔,而圍繞周圍的表演者,人人揮舞著雙球花燈,代表著護衛劉秀的“雲臺二十八將”。

這些補拙的人物造型與舞蹈動作,無不寓意著劉秀夜走南陽途中逢山開路,遇水行舟的神奇經歷。古老的民俗舞蹈表達了皇帝起兵時的順應天意與民心所向,也承載了明光人自古憎惡亂世,嚮往和平的願望。

“史話中國”安徽·明光

2010年,流星趕月被列入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鑼鼓聲聲,舞步輕盈,演繹著明光人安寧幸福的樂章。

明光豐收鑼鼓

“史話中國”安徽·明光

激盪的鑼鼓一響,預示著人們期盼的新年就要到了。在明光,每逢豐收時節或是重要節慶,喧天的鑼鼓聲便會傳遍潘村的整條街巷。

明末時期,淮河兩岸,災禍連年,百姓們只能憑藉著鑼鼓表演乞討度日。北方的鑼鼓傳入到了現在的明光,結合當地的曲藝形式形成了今天兼具南北特色的豐收鑼鼓。

“史話中國”安徽·明光

未見其形,先聞其聲,聲震如雷,鑼鼓藝人們必須跳躍歡騰,足下生風,表演才算盡興。區別於傳統的北方鑼鼓,明光豐收鑼鼓融合了更為生動的表演場面,雄壯的方陣造型威武氣派,既敲擊出黃土高原的粗獷豪邁,也演繹著綠野江淮的詩情畫意。

鏗鏘古音伴著淮河兒女的生活起落,撞擊出明光人安居樂業的情感嚮往。平凡中的堅守,成為一種以柔克剛的力量,讓悠悠百年的鑼鼓藝術再綻光華。

明光刻紙

用一枚鏨刀在黑色硬紙上點刻鏤空,以彩紙墊底。一個個精巧而鮮豔的房舍、花鳥等圖案便躍然紙上。這是女山湖鎮民間流傳的一種悠久的刻紙技藝,它起源於當地的古老風俗。

早在唐朝時期,在明光流傳著一種獨特的祭祀儀式“端鼓”。後來,明光漁民常年在淮河上打魚。人們為了祈求行船平安,便在岸邊表演起淮河流域的特色曲藝“端鼓”,並由端鼓藝人將精美的刻紙圖案掛上漁民的船頭。

“史話中國”安徽·明光

千百年來,漁民們逐漸告別了淮河上的飄蕩生活。古時淮河的水運便利,將北方的剪紙技藝融入到當地。

昔日漁民風俗中,古老的刻紙藝術演變為今天融合了剪、刻、鏤,多種技法的明光剪紙。明光人的千古往事,人生百態都濃縮於這方寸之間。

草長鶯飛,漁歌唱晚。女山湖滋養著世代的明光兒女。他們感悟著與山水共生的默契,勾勒出一幅詩意盎然的山水田園。明光猶如一幅江淮之間的動人畫卷,躍然於捲上的是鼓樂經久不輟。

湖畔魚米滿倉,是傳頌古今的帝王佳話,是精心裁剪的鄉土情愁。往昔,這片沃土刀光劍影,戰馬嘶鳴。如今,一方百姓安寧守土,躬耕家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