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勮右尉印

此印四字大小不作均勻分佈,而是以“勮”字為主,其餘三字為賓,圍繞“勮”做相應拉伸(如“右”)或收縮(如“尉”)。

將“印”向上拉伸,造成“尉”字成為印面中筆畫較多而佔地最小的字。雖小而不顯侷促,反而透過短畫和留紅的處理更見疏朗,由此“尉”字雖小卻是“印眼”。

如果說“勮”字因其筆畫最多而自然寫大寫密是印面結構矛盾的開始,那麼“尉”的寫小而寫疏則是將矛盾引領向一個更高層次的平衡。這是印面結構的辯證法,也是漢印易學難精的精義所在。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霸陵園丞

此印四字分朱布白均勻,看似毫不費力,實則於點畫變化上匠心獨運。

從線形上看,它透過點畫粗細的細微變化,讓印面結構產生對比,又歸於“茂密”。

如“霸”字筆畫最多、結構最複雜而筆畫最纖細;“丞”字筆畫最少、有長斜畫而筆道最粗闊,顯然是為了填滿空白,不使留紅過多過亂。

換一個角度,從線質上看,四字的細微變化更值得注意。“霸”的虛靈,“陵”的沉著,“園”的圓融,“丞”的挺括,使得分佈停勻的印面有了另外一層的對比。

此外,“園”、“霸”兩字重心下移,“丞”、“陵”兩字字勢上頂,使得分佈停勻的空間結構有了天地交泰的意蘊!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未央廄丞

此印幾乎是筆筆圓弧而不見方折,起收筆渾圓,帶有濃厚的書寫意味。我們知道,小篆的結構上緊下松、左右對稱、以圓為主。

如果將小篆不加變化地置入方形印面,就會出現各自為陣、不相往來的情況。變圓為方、以方為主、布畫停勻是一個基本思路,成熟期的漢印就是採用這樣的方法。

而像“未央廄丞”這樣的西漢璽印則是另一種思路,概括起來就是老實平正、以圓就方、外方內圓。老實平正,指字勢端正,佈局勻稱,章法穩重。

方圓的變化則在於字形趨向於方整而筆畫呈現弧度,方整在外,圓轉在內,這在“央”字上體現得非常明顯。後人則在老實平正的基礎上再加以上下和左右的穿插避讓。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後世鄧石如“印從書出”的淵藪。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雎陵家丞

此印章法十分特別。通常的四字漢印,四個字之間的留紅基本形狀是“十”字形,而此印的“雎陵”兩字的左右結構拉開了比左右兩列字更寬的距離,留紅為兩縱一橫的“卄”,視覺上造成了三列字的錯覺。

變化的細微處在於兩縱一橫的字間留紅形狀變化:左縱留紅略呈“S”形,右縱留紅略呈反“S”形,兩者相反相成;一橫則呈鋸齒狀,上下緊密咬合。另外,“雎”的右側豎畫與“陵”的右側中豎左傾頂向印章右邊,有力支撐兩字,使之分而不散。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梁廄丞印

此印雖是西漢璽印,但點畫方起方收、字形方整平正、章法平中見奇,巳初具東漢璽印成熟面貌。

其中最堪玩味的是圓弧筆畫與斜筆的使用。斜筆有“梁”字右上的“刅”和“印”字上半部的“爪”的三筆,呈對角呼應,方向相反。圓弧筆畫有“印”字的下半部、“丞”字的兩個“又”部和“廄”的“又”部。

三個“又”部形成了印面中重複出現又有變化的節奏,“印”則因為既有圓弧筆畫又有斜筆而成了全印造型的綰節點。

另外,“梁”字“水”部上側下凹的留紅和“印”字左側內凹的留紅使得印文外形平正中又見婉轉變化,這也是學習漢印可以用心的地方。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昌黎右丞

傳世印章經過時間的磨礪,殘缺磨損不可避免。也正是這樣的磨礪,使得印面有了斑駁渾厚的特殊美感。這對篆刻創作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審美元素。

此印的磨損主要集中在印章的四邊四角,而印章中心部分的印面相對完好,形成了外虛內實的印面結構。

虛處印面靈動透氣,實處文字強悍有力,虛實對比,氣韻生動。由此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經驗:篆刻創作中印面做舊切不可到處皆“爛”,應當留出幾處挺括的用刀,幾筆強悍的筆道,這種不容置疑的確定性才是對“爛”的有益補充和昇華。千載而下,吳昌碩深諳此道。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陸渾左尉

銅印殘爛不盡在四邊四角,有時會順著筆道展開,而印面光亮如新。此印就是如此。

四邊四角的磨損殘爛倒是常見,其筆道的腐蝕顯出別樣的韻味,讓人想起黃賓虹篆書中宿墨、漲墨的神采。只有從“渾”字尚可看見些許本來面目一那種細勁挺拔的筆道,刀刀到位。

篆刻創作中,刻出細勁筆道後,對其做進一步的破壞性處理也不失為一種到達渾厚的捷徑。只是,做作與自然只在一線之間,不可不察。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菑川侯印

此印是西漢官印的別調,除了“侯”字左側一豎與“印”字最後一筆尚存圓轉之意外,其餘筆畫都是直愣愣的,筆畫之間銜接也是直統統的。

筆畫銜接有著虛接和實接、方接與圓接的區別,如“菑”的“艸”部,六個短豎與兩個橫畫的銜接,從左往右依次為虛(方)接、實(方)接、虛(方)接、實(方)接、虛(方)接、實(圓)接;

“川”的三折筆也是實(方)接、虛(方)接、實(圓)接,變化自然細膩。值得注意的是,以“菑”的最後一橫為臨界(水平〉,其上部的所有橫畫都向右下傾斜,其下部的所有橫畫都向右上傾斜,連“川”字都是右肩上提,全印奇氣縱橫。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泰子

此印金質,是西漢南越王趙眛的世子所用之僭印,“泰子”就是“太子”。系用平口鑿鑿就,平口鑿在刻制弧線和轉角時會將筆畫外側擠出形成捲翹,後期再用刀具颳去並作簡單修飾,因此筆畫外側會略微鼓出並留下毛刺,如用筆中轉折的瞬間停頓或是賊毫翻出一般。

另外,從印面可以清楚看到,轉折銜接處通常從線外起刀,因此會在鈐印時留下痕跡,增加了印面的刀味。

後世黃牧甫就善於活用此法,線外起刀遂由秦漢時的技藝轉而成為藝術家風格化的形式語言。其中妙處,存乎一心!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渭成令印

此印筆畫挺拔有力,剛中有柔,結字方圓兼備、整體落落大方,歷經兩千多年依然儲存完好。仍然關注一下印面的“十”字留紅:縱橫皆取斜勢,彷彿將“十”字順時針方向略微旋轉。“渭”字右下角那個曲筆非常重要。

它既是“成”字右上角折筆的對比和向上過渡,同時又與“令”、“印”兩字右下角曲筆做對比。

可以想象,此處若是一個方折,全印會非常生硬,印面會失去流轉的氣韻。全印的平穩全賴了“成”字重心下移和大塊留紅形成的下墜感。當然,“印”最後一橫的水平放置也可以看作是對“成”字的重要呼應。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遷陵侯印

此印字法獨特,是直接將西漢時期的隸書移入印面,並適應與方形印面作出了適當的調整,使之“印化”。

所謂入印文字的“印化”是指對入印文字作出與方形印面四邊的橫線與縱線相協調的處理,就是易圓為方、方中有圓、以方就方、屈曲縝密。

周秦印章文字圓轉,故而加界格使之方;後漢繆篆本身方整,界格也完成了歷史使命。此印的“遷”字末筆不拖長筆畫,而是做了收縮,使得文字成為方形。有著相同用心的筆畫處理還有“陵”字右下的橫撐與穿插,“食”字首筆“丿”取二勢,“印”字出以左右結構、末筆婉轉而又有彈性。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新前胡小長

此印為新莽五字印的典型風格,起收多見方筆,結字圓轉尚存,章法平穩端整。因此往往習以為常而會不用心體察。

實際上,五字印還是有很多細節的變化值得注意。比如,印文結字的外拓與內擫的變化。

“小”字筆畫最少,透過內擫產生大面積留紅,因而顯得更加突出,成了印面的主角;比如,字的重心調整。“新”、“前”兩字左半部中心有意下壓,對沖了“長”帶來的修長飛舉之勢。

比如,筆畫要素的微小變化。“胡”字左部,橫畫有意識收縮得短一些,使得單字結構更加飽滿。此外,“胡”字“月”部左側邊緣與其下面“小”的中豎右側邊緣,恰好連成一線,形成了一條潛藏的動態中軸線,豐富了印面結構層次。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曲阿長印

此印是兩漢印章,卻有著南北朝才有的簡率果敢的氣度。全印四字佈局,左窄右寬十分鮮明。

用刀凌厲精準,每一筆都是一刀刻就,沒有修飾。一兩處補刀也是乾脆利落,如“長”的短點、“印”的第二橫。這使得印面筆畫勁挺,精神昂揚。

由於左右兩列寬窄差異明顯,印面橫勢與縱勢對比強烈。為了避免右側太重,在視覺上有下墜感,治印者將右半“曲阿”兩字略向上提起,同時又讓它斜向右下,動態豐富。左半“長印”兩字則拉長形體,重心下沉,“長”的長豎左斜與“印”的曲筆中豎生生撐住了印面。方寸之間,波濤湧起!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遒侯騎馬

此印是漢代烙馬印,形體大,字腔深,作朱文。無邊朱文印很容易刻得鬆散凌亂,要刻得凝聚而活潑不容易,難點在於建立印面秩序。是印以橫平豎直為本色,體現出鮮明的漢印特點。這在很大程度上也保證了印面穩定的秩序感。同時,凝聚的問題需要透過加強上下左右文字的聯絡來完成。

如“騎”字曲筆的右伸,“侯”字斜筆的左伸,“遒”字“止”部的加重下沉,“馬”字橫畫的虛化,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很好地增加了印面的凝聚感。最後適當的斜筆和圓點的使用使得印面擺脫了橫平豎直可能帶來的僵硬死板,增加了印面在秩序惑、凝聚感之外的活潑感。

學篆刻,至少吃透這15方漢印

新野令印

我們眼前的“新野令印”巳經不復當年的精神昂揚,我們只能從一些細微的地方窺見當初簇新時的神采。

比如,筆畫收尾的方截尖銳,“令”的收尾上揚,露出尖銳的角;“卩”部的第一筆,起筆方整斬截。比如,方折圓轉的飽滿力量,“野”的“田”部右上角、“令”的“卩”部三個方折都尖銳地突出了交界處,讓人感到抑制不住的倔強;圓轉的只需看看“新”字左半邊的中部右側那個小小上曲筆,嶄新的力量,圓轉而有彈性。

一方飽受歲月洗禮的印章,仍然能靠著幾筆顯露精氣神的筆畫而有老而彌壯的內在力量。如果它是簇新的,該會有多麼晃眼的明亮啊!

別忘記在底部點個在看哦~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簽約作家或網路,網路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絡我們予以公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