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閱讀】儒家《論語》仁仁

《論語》言仁,《孟子》議善,《中庸》論誠,《易傳》道德,仁善誠德之道德本體乃儒家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和絜矩之道,乃儒家自周公制禮作樂欲正綱常,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位育天地的本體論根基,乃儒家成聖成賢王道天下政治哲學的道德基礎。仁善誠德一以貫之,本文就儒家《論語》“仁”至《中庸》“誠”本體工夫的承繼發展進行探微。

【精選閱讀】儒家《論語》仁仁

1價值本體論:“仁者愛人”至 “成己仁也”“不誠無物”

《論語》是以仁禮孝為本體的君子功夫修養論和聖人政治哲學。仁乃統攝,仁貫徹整個《論語》。《論語·學而篇》“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而餘力,則以學文。” 《論語》於師生應答中見仁講義,於事事物物中入孝出悌,於日常飲食中居仁守信,於親親君君臣臣中知行檢證。《論語·顏淵篇》“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仁在《論語》中就是道德本體是實相,是每個人的仁義本性之價值本體, “剛、毅、木、訥近仁”,是人之本性的實在的內在顯現。

《中庸》延續並統攝了了《論語》仁的道德本體基本內涵,並在此基礎上站在普遍價值原理的角度建構了誠。《中庸》言:“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仁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品格,首要表現為愛自己的親人。親親至上是人,也是仁的基本表現。《中庸》這裡繼承了《論語》仁乃至周禮的基本內涵。《中庸》所謂 “五達道”和“知仁勇三達德”都是對於《論語》仁的內涵的提煉。“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故時措之宜也。”《中庸》這裡的誠已不僅僅是內化於人的道德本體,由人之道德主體更推及至物,“不誠無物”。

《中庸》統攝了儒家《論語》入孝出悌於事事物物中仁以為本的思想,統攝了《論語》“仁者,愛人”的道德內化於人的仁,至“成己仁也”“不誠無物”,並在此基礎上更加思辨化地站在普遍價值原理的角度建構了價值本體之誠。

【精選閱讀】儒家《論語》仁仁

2宇宙本體論:“天生德於予”至“誠者天之道”

儒家的整個宇宙觀通常是家國天下。《論語》仁也通常是“仁者愛人”的基本道德價值本體,並沒有上升到形而上的普遍原理。《論語·述而篇》中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這裡孔子談到了內在仁德的來源,即上天賦予的,並沒有更多關於宇宙觀的闡釋。《論語》雖講孔子求神祈禱,“丘之禱久矣”,也多言“吾不語怪力亂神”,無更多涉及。這也就有了《論語·公冶長篇》中子貢所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述而篇》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中仁是內在於我的不離我之本體。

《中庸》在《論語》“天生德於予”的基礎上開章明義“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一方面提出“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性乃天命,發揮天命至誠之性乃合於道。誠不僅是人之德,更是“物之終始”,更是天之道。道德主體效法天,就是成聖成賢的人之道。“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至誠是道德主體方能盡其性,物至人之性,並可以參贊天地,化育萬物,這裡誠上升為終極宇宙之本體和總原理,並形成以誠為本體的天地萬物的運轉。另一方面,《中庸》在宇宙論的角度提出“至誠無息”,誠是綿綿悠遠地運動著。“不息則久,久則徵氣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髙明配天,悠久無疆氣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誠這裡類似於道家之道,然而卻不同的是具有道德性。這與儒家仁乃至《易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仁善誠德的本體性是一脈相傳的。

《中庸》之誠在《論語》“天生德於予”的基礎上,將道德本體之仁上升到天人道的高度上,做工夫上達於天,形而下之持續不間斷的實踐工夫與形而上的綿綿不息之道德原理,形成了動態的儒家宇宙本體系統。

【精選閱讀】儒家《論語》仁仁

3本體工夫論:“克己復禮為仁”至“自誠明自明誠”

《論語》通篇乃是為仁的本體工夫論。《論語·顏淵篇》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矣。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己復禮為仁,本身就是直接的做工夫,自得圓滿不假外求,這是君子慎獨的工夫,人人嚴於己,天下就能成仁。《論語·學而篇》“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物必謂之學矣。”《論語》所言學於生活起居中,仁義之價值本體已然注於人之本能,而見於與至親的相處中,而見於與君主的侍奉中,而見於與朋友的交往中,成事事物物,雖未學猶學也。

《中庸》的本體工夫論一方面統攝了《論語》的日常修養工夫,“五達道”、“三達德”、“九經為天下國家”,“修身、尊賢、親親、敬大臣、體群臣、子庶民、來百工、柔遠人、懷諸侯”;另一方面站在了宇宙天道人道普遍原理的角度展開。“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天予主體以仁智之德,內在發揮本性謂之自誠明;外向教化而至誠德,謂之明誠。

【精選閱讀】儒家《論語》仁仁

4境界論:“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至“大德者必受命”

儒家哲學仁誠之本體工夫的根本還是其政治哲學,即聖人境界論。從《論語》之仁上升到《中庸》誠貫通天人之道,實際上直指至德至聖的君王。誠乃貫通天地,此乃大德,也直指聖人境界。

《論語·述而篇》“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這裡除了闡發仁至本體外,也闡述了仁是內在於人的善的持續不間斷,“為之不厭,誨人不倦”,才能成仁成聖。《論語·子路篇》“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孔子言有王者而後能的仁。《論語·為政篇》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總之,《論語》仁落實到政治上也是至聖之君王。

【精選閱讀】儒家《論語》仁仁

《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天道之至誠落實人道,必由天德之君王勝任而能造就理想政治。故“大德者必受命”,“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這是儒家仁義禮智之誠的最終歸宿,為政治之君王尋找形而上的根據和約束。

《中庸》誠乃統攝儒家《論語》入孝出悌於事事物物中仁以為本的思想,並在“天生德於予”的基礎上,將內化予人的道德本體上升至天道人道,無論是誠還是仁,儒家之本體論都是身體力行的工夫論,行仁則雖未學必為之學也,“力行近乎仁”,行-知-行或者知-行-知,做工夫上達於天,形而下之持續不間斷的實踐工夫與形而上的綿綿不息之道德原理,形成了動態的儒家宇宙本體系統。 《中庸》的本體工夫論一方面統攝了《論語》的日常修養工夫;另一方面站在了宇宙天道人道普遍原理的角度展開。儒家哲學仁誠之本體工夫的根本還是其政治哲學,即聖人境界論。從《論語》之仁上升到《中庸》誠貫通天人之道,實際上直指至德至聖的君王。王,構字法本身即是貫通天地人三才之義。誠乃貫通天地,此乃大德,也直指聖人境界,這是儒家仁義禮智之誠的最終歸宿,為政治之君王尋找形而上的根據並約束君主,天予至誠而必受其名,同時聖人君王也必是至誠之主體。

原創來源:杜保瑞教授國學經典私塾碩博班

文:王雯雯/上海交通大學

編輯:澤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