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馬者龍,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出實效

—丘北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瞭望丘北—

文圖影片 新聞速遞 深度報道 美文欣賞

丘北馬者龍,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出實效

刺繡,又名“針繡”,俗稱“繡花”。以繡針引綵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紋樣或文字,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位於丘北縣雙龍營鎮的馬者龍村,其刺繡作品主要反映生產生活景象和物品的客觀原型,以線隨針引,針隨心動的精湛繡功和炫麗而實用、樸實中現內涵的作品而聞名於世。

丘北馬者龍,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出實效

據瞭解,馬者龍白族刺繡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其主要繡法有平繡、鎖繡、砌花、打花、挑花和盤繡6種。其中,以平繡和鎖繡最為普遍。目前,由於種種原因,部分經典刺繡方法已經消失,白族刺繡的“繡畫”作品越來越少,白族刺繡傳承人青黃不接,刺繡文化的傳承保護迫在眉睫。

丘北馬者龍,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出實效

為傳承保護這一民族特色文化,丘北縣採取“一建二突出”的方式,著力開展搶救性傳承保護工作。

一是

建設傳習館。

二是

突出做好保護和對外交流合作,突出抓好傳承人培養,確保後繼有人。

丘北馬者龍,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出實效

在馬者龍小學建設白族刺繡展示(傳習)館,透過開展課內外的非遺技藝認知體驗和師資培訓、主題探討、成果展示,對外交流,積極組織參加“中國旅遊日”“自然和文化遺產日”等活動,充分發揮非遺傳承人和藝術示範引領作用。

丘北馬者龍,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出實效

同時,還構建非遺傳承人、中小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傳統文化校園移動學習平臺,全面開展白族刺繡文化調查,建立非遺文化資料庫,將白族刺繡列入縣級非遺專案,並積極申報州級專案,納入縣級非遺傳承人1名,培養刺繡愛好者近300餘人。白族刺繡展示(傳習)館建設以來,一直深受廣大遊客的青睞,不斷吸引國內外專家前來參觀考察。

丘北馬者龍,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出實效

本期訊息

供稿:張正國(丘北縣文化和旅遊局)

編輯:餘豔敏

責編:鄧朝文

稽核:張宏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