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華: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再版“他序”論略

本文來源:《外國語文研究》2019年第6期

轉自:外國語文研究

作者簡介

蔡華

,大連大學英語學院教授,文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典籍翻譯研究。

內容摘要:

理雅各《中國經典》英譯系列不斷再版,原版譯介副文字組成有所調變。1960 港大版與 2011 華師大版中出現了“他序”,體現的是譯介領域專業讀者的接受實況,新增譯介副文字與原版譯者“自序”形成主客觀連續統一體關係,彰顯並推動著理雅各中國典籍英譯系列經典的跨時空接受與傳播。

關鍵詞:

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副文字;“自序”與“他序”;“求真—務實”連續統;跨時空接受與傳播

理雅各(James Legge)《中國經典》(The Chinese Classics)英譯本成為譯介經典(canon-in-translation,費樂仁(Lauren F。 Pfister)語),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譯介副文字。副文字專名出自於法國文藝學家吉拉德·熱奈特(Gérard Genette, 1930-2018)專著(Paratexts: Threshold of Interpretation)之名:“作為熱奈特的主要著作,該書代表著作者跨文字詩學的高度,將作者、出版方與讀者之間的關係逐一梳理界定。”(譯自“As a key work in Genette’s career, Paratexts is itself a resolutely liminal book: it completes (for the time being at least) his transtextual poetics, but in its complex mediations between author, publisher, and audience …” (Genette xvii) )究其本意,副文字特指文字出版面世的流程與操作,包括與作者合作到讀者設定的各項運作,其結果總體是文字機制與出版定製之間的協調,這一切被熱奈特喻指為“門檻”(threshold)。在這樣的主旨功能主導下, 譯介副文字覆蓋到譯文字文揭示不到之處,給予翻譯成果過程化的形態,提升目標讀者認知能力。

在 2018 年第四屆翻譯史大會主旨發言中,上海師範大學朱振武教授高度強調了副文字在反映譯介動機與客觀背景方面的寫實作用“不可小覷”,是譯文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依據理雅各譯介中國經典“緒論”副文字內容,隨卷可見的是,在他認為相關前譯有不足之處的翻譯前提下,他設定的總體目標體現為以學者譯者面對“飽學型讀者”(本文作者譯自費樂仁教授研究理雅各英譯中國典籍文獻中用語“competent reader”)治譯的角度貢獻一種“‘信’譯本”(理雅各原詞為 reliable),這就是譯者本人對譯介達成完美(理雅各原詞為 perfect)的態度與信念。基於理雅各譯介副文字和其《中國經典》英譯本的合成功能,該譯介系列叢書發行後一直是譯介的經典之作。經典的產生歸因於作者行為,“經典的產生原不過出於一種主動的儲存、建構、理性活動”(伽達默爾 363)。維護經典的舉措中,再版的現象十分常見。理雅各《中國經典》1960 年香港大學出版社版(以下簡稱港大版),1991 年臺灣版(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2011 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版(華師大版)比較突出。與原版譯文字相比,1991 年臺灣版譯介副文字幾乎原版複製,而其他兩個再版版本在譯介內副文字方面(peritext)則均有變化,讀者從中重溫理雅各譯介原貌的同時,也看到“他者” 視角的推介說法,因此體驗到“超文字”高峰閱讀之書趣。相形之下,理雅各《中國經典》原版譯介副文字反映了譯者“較真”的譯介思維,而再版中出現的“他者”譯介之詞則是“求真—務實”於閱讀行為的產物,對潛在讀者閱讀與接受發揮著跨時空交際的推進功能。

譯介研究中以“書序”為物件的文獻中,從不同序者角度分析的體例不大,而再版文獻中“他序”(allographic prefaces)普遍存在的現象,無疑使原版“自序”與再版“他序”之間的對比具有了研究價值,特別是經典作品時空跨度大的再版現象更值得挖掘,而與自我陳述的“自序”不同的“他序”的判斷、論斷等本質性功能,因其作者外在於“作品”的鑑賞全視角,滯後於“作品”的反思性優勢,超越“作品”的跨學科拓展潛能,在為序治學的深度、廣度層面上體現出與時俱進的進化特點。

1960 年香港大學出版社再版本(港大版)“他者”副文字“求真”性寫實

“‘經典化’(canonization)是指文學作品經讀者的反覆閱讀,批評家和專家學者的長期研究,最終被接受並確認為具有天才性和獨創性的經典作品這一過程和方式”(朱徽,2009: 127)。理雅各《中國經典》港大版是理雅各《中國經典》英譯本經典化過程中重要的一環,該版第一卷卷首添加了時任香港大學副校長林賽·賴廉士爵士(Lindsay Ride,1898-1977)撰寫的一篇關於理雅各的“生平事略”(Biographical Note),該現象曾被何紹斌歸納為專業學者為理雅各《中國經典》再版代言的正規化(1860 年之後,《中國經典》再版或重印版中,常常伴有冠名某領域某知名學者介紹理雅各傳教生涯與學術成就的“他序”。(譯自 “In later editions and reprints of CC (Chinese Classics) after the 1860s, an introduction to Legge’s missionary caree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usually by a prestigious scholar in a certain field, would be added。 ” )。顯然,“他人撰述”的內副文字與理雅各《中國經典》初版中出自譯者的內副文字性質不同。內副文字“是文字以書的樣態呈現給讀者、公眾的構成”(譯自 “… what enables a text to become a book and to be offered as such to its readers and, more generally, to the public” (Genette 1))範疇中最顯在的內容,指“出版方作為直接的、主要的責任人,擔負著決策出版物面向公眾出版的形態,再版形式可以適當地調整。”(譯自 “the direct and princip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publisher … that exists merely by the fact that a book is published and possibly republished and offered to the public in one or several more or less varied presentations” (16))。作為譯作內副文字典範的理雅各《中國經典》初版英譯本中的長篇“緒論”屬於“a generic preface”(163)型別,而港大版中賴廉士爵士的“生平事略”則是熱奈特定義的“a thematic one”(163)屬性,指透過專題對譯者及其文字的生成背景與意義進行“求真”,於此,原版理雅各介紹其譯文的內副文字說明功能拓展到外在專業讀者的“他者” 整合層面:“……文字讚譽的成分可以有,文字本身資訊的呈現是主線。”(譯自“… therefore, high praise of the text becomes a recommendation, 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text becomes a presentation。” (265))。

作為理雅各《中國經典》再版中向譯者致敬的“他者”譯介副文字,賴廉士爵士為港大版撰寫的理雅各“生平事略”採用了知人論世的“求真”方法,其內容分為“求真”與認同兩類。首先是據實成分:“寫實的第二類內容 , 嚴格說來,即生平傳記。”(譯自“A second type of information … is strictly biographical” (264))。為此賴爵士在其行文開端引用理雅各的話,呈現出這樣的撰寫取向:“我認為,翻譯孔夫子的全部著述並輔以‘註釋’的譯法有助於提高傳教士的工作效能。”(譯自“I consider that it will greatly facilitate the labours of future missionaries that the entire books of Confucius should be published with a translation and notes”(Legge, Biographical Note 1))。這樣的開場白代表著一種認同,即在後世特定讀者賴廉士爵士的認知中,理雅各本人譯介的實踐意義並沒有時過境遷,而賴爵士諸如此類的認同與反響言辭也接踵而至。全文中突出的求證形式有四種,一是擇用理雅各的副文字表述(例見第一頁、第十頁等);二是借鑑有關人士的相關言論觀點(例見第二十一頁 Mux 所言;同頁例見 Giles 引語;例見第十七頁出自王韜的用語);三是實錄碑文所書等;四是列舉寫作參考文獻, 四種方法均以客觀認定的方式再現了當年理雅各自我選擇與服務他人的翻譯動機:“理雅各深信,‘做一個稱職的傳教士就意味著全面解讀中國經典著作,就此他全面梳理了中國聖者至理聖言。’在這個基礎上,理雅各翻譯並負責地向西方學界和傳教士闡釋了東方學說。”(譯自 “He was convinced that ‘he should not be able to consider himself qualified for the duties of his position until he had mastered the Classical Books of the Chinese, and had investigated for himself the whole field of thought through which the Sages of China had ranged’。 He was therefore going to translate and explain the learning of the East to the scholars and the missionaries of the West” (10))。賴爵士的敘述不僅包括理雅各言及本人的言論,他還外延到外界譯介判斷等因素予以翻譯上的求真:“因為他們確信譯本既富有學術價值,又具有協理傳教的意義。”(譯自 “Because they considered the translations would be of scholastic importance as well as of great value to future missionaries” (11))。凡此言必有出處的表述實況,符合“生平事略”性質“傳記”文體的紀實正規化,直觀地反映著“他者”副文字作者言之有物的譯介契約意識。

總體上看,賴廉士爵士以時間維度分門別類地、翔實地概括了理雅各生活、工作與譯介、教學等人生態勢,旨在綜合理雅各作為丈夫、師長、譯者等身份屬性,突出地將理雅各作為一個超越譯者身份的全人形象來求索他英譯中國非凡作為的全貌, 以此來檢索理雅各譯本中呈現的譯介真實性。彼時,理雅各《中國經典》百年後在其原版發行地香港再版本身就是致敬理雅各譯介經典過程中的事件,而具有理雅各《中國經典》英譯外副文字(epitext),即“未在書冊中呈現的副文字元素”(譯自 “any paratextual element not materially appended to the text within the same volume” (Genette 344))屬性的賴爵士撰文在港大版再版譯本中,與理雅各譯介副文字共在的現象成為文化香港推廣經典譯介的新作為。

其次,作為一位專業讀者,賴廉士爵士譯介副文字中闡發性研究文字經常見諸筆端,為賴爵士副文字撰文的史料追加功能所致,它們成為務實於理雅各譯介研究的新語料,其主要表述集中在賴爵士依託香港地緣身份的學術見識上。例如賴爵士指出:“香港是理雅各致力於翻譯工作的始發地。”(譯自 “It was in Hong Kong that he began his work in earnest。 (Legge, Biographical Note 7) )。賴爵士專題論述理雅各在港期間的環境優勢時認為,“在香港,理雅各擁有了掌握中國學術思想第一手資料的機緣。”(譯自“Hong Kong gave Legge the opportunity of becoming acquainted at first hand with all the many aspects of Chinese scholarship。” (9)) 。賴廉士爵士的言論,從一個側面論證了理雅各的翻譯處境對其翻譯成就所產生的不同凡響之處。為此,賴爵士還要說明的是來港王韜協理理雅各的譯介事實:“這位學者 1863 年來港,他對理雅各所瞭解的中國哲人層面知識淵博,並以極大的熱忱為理雅各提供了廣泛而精當的學術幫助,時而闡釋,時而辯解,使日常翻譯之累平添樂趣。”(譯自 “This scholar, far excelling in classical lore any of his countrymen whom the author had previously known, came to Hong Kong in the end of 1863, and placed at his (Legge’s) disposal all the treasures of a large and well selected library。 At the same time, entering with spirit into his labors, now explaining, now arguing, as the case might be, he has not only helped but also enlivened many a day of toil。” (14))。可見,在香港,理雅各與王韜從謀面到共事的經歷讓香港凸顯其優越的地緣人文環境,對此理雅各毫不掩飾地說,“與我而言,王韜提供的幫助乃一流本土學者所為,無人可及。”(譯自 “None but a first-rate native scholar would be of any value to me, and here I could not get any one comparable to him。” (14))。而賴廉士爵士的描述“學術紐帶”(譯自“scholastic attachment”)無疑再一次明確了香港合作的譯介確當性,因此香港可視為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過程中的地緣譯介生態,而客居香港的美國學者費樂仁的說法恰好透視出賴爵士立足香港的譯介場域編撰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的副文字框架與表達邏輯:“理雅各是當時生活傳統的代表,體現著當時孔學學者踐行之舉。置身香港這個殖民地,理雅各與孔夫子故鄉、同胞朝夕相處,他的譯介是國外學者解讀中國各派學者及其應用儒家孔學闡釋原則與推進經典研究的洞見等方式的重要媒介。”(譯自 “But Legge w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living tradition of the time; he embodied the practice of living Confucian scholars, and chose his own way, just as they did。 … Legge lived with Confucian scholars in a colonial context, close to and interacting with their homeland; his work is a vital link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ose scholars and the way they applied Confucian principles of interpretation and their own insights to advance the study of the classics”(Pfister 84))。

上述賴廉士爵士“專文”中的示例對務實地維護理雅各英譯中古典籍的翻譯價值,演繹其現實接受的意義是一種難得的“附加”譯介副文字,於此,理雅各原版譯本中對理想讀者(Ideal Reader)的籲請具有了期待中的現實反應。正因為理雅各身後專業讀者譯介接受副文字跨時空地認定、傳播理雅各的翻譯初衷與行為,“他者”動態譯介副文字在“復活”經典之際,與理雅各靜態的原版副文字在內容與觀點等方面結締起一種主客體前後協同發展的一致關係,成為連貫與互動、傳承與延展的連續統一體, 推動譯者超越一成不變的譯介“門檻”。

副文字“為文字提供了一種(變化的)氛圍”(熱奈特 58)。作為“他者”,賴廉士爵士的“專文”與理雅各本人的譯介功能不同。後者主要針對翻譯物件侃侃而談, 而前者則基本聚焦譯者本人縱橫捭闔。從這個角度分析“自序”與“他序”,發現兩者之間不同的譯介主旨集中體現在譯介的內外角度、先後序列、施動與受動的主體性三個層面上。作為理雅各《中國經典》再版的、被委託的“他者”旁觀者,賴廉士爵士的這則譯介副文字“他序”的定位以史為鑑,結構範疇精當,層次邏輯分明,呈現出不同於理雅各原版中本人譯介資料中單一化、階段性的全人面貌,賴爵士有關理雅各“生平事略”的主體內容構成的次第秩序,表示如下:

蔡華: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再版“他序”論略

蔡華: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再版“他序”論略

“他者”序者作序的情況不同,有的是原作者相邀,有的是出版方恭請,“不論是譯者自己,還是代作序跋的人,大多都是文章好手,往往能在感悟作品之時,用精妙的文字表達出來”(李鋒 126)。任何情況的“他者”都恪守“高屋建瓴”的寫序本質,揮灑自我解讀的靈動性,從各個向度極致地開發“他序”的“Lightning rods”(Genette 207)功能,而“他者”迴歸史記是一種集大成的“高見”,求真的操作莫過於確鑿的史記。賴廉士爵士“生平事略”撰文的主體內容在於全程說明了一個基本觀點:理雅各的譯介已經貫穿在他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者說已經成為了他工作、生活的本身。作為本土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原版再版的首發版本,在 1960 港大版中這篇“他者”寫作的譯介副文字中,賴廉士爵士在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對簡明整合,跨譯本貫通整合的框架下,重申了本土對理雅各譯介成果物件的“求真”態度;同時,置面理雅各《中國經典》英譯系列,賴爵士以香港本土為出發點,盡數地域性環境對理雅各譯介的推手功能,踐行的是對理雅各譯介行為的“求真”作為:“傳教年間,理雅各一直客居香港,因此與寄居在內地,與清王朝平民為伍之人有所不同。殖民地環境使理雅各行動高度自由,在與中國人或與爭取到的教徒共事時,他也享受著法律保障,這一切都表示理雅各在南國省份廣東工作時享有雄厚的機構背景。”(譯自 “During the whole of his missionary career, Legge remained situated in the Hong Kong colony and thus experienced China in a way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who lived among the mandarins and common people of the nearby Qing Empire。 The colonial conditions gave him relative freedom and legal protection to work among Chinese people and with Chinese converts, providing a strong institutional basis for working within the southern province of Guangdong。” (Pfister 78))。賴爵士的撰文與理雅各自擬的原版副文字攜手於《中國經典》港大版卷首,形成了客觀與主觀趨同的“求真”譯介氛圍,演繹、推廣著理雅各原始版本的譯介副文字的認同感、公知度。與此同時,賴廉士的這一篇譯介“副文字為深刻理解譯作的產生與接受提供了價值參考,是翻譯史研究中一個主要的史料來源”(Hermans 47)。

2011 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再版(華師大版)“他者”副文字“務實”性寫真

港大版五十年後,理雅各《中國經典》在本土的第二個譯介盛事即 2011 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的理雅各《中國經典》全集再版版本。新版中增加的國內外漢學學者張西平、費樂仁兩位教授合作的“緒論”是與之前舊版不同的副文字譯介行為。“他人代序一般都會選擇治學態度嚴謹的專家學者 , 而被邀請的學者也會認真對待 , 傾力而為 , 所以代作的序同樣很有價值”(李鋒 120-121)。不同於 1960 年港大版中賴廉士爵士“生平事略”譯介內副文字的“知會”功能,張、費二位的“理雅各《中國經典》緒論”切中的是理雅各的譯作述評。如果說“闡釋作品的內涵、評述作品的文學地位及其影響的序言在很多譯者序中都可發現,那麼,求證作品與歷史及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性則反映了學者獨特的關注點”(徐敏慧 64)。為此,華師大兩位非譯者作者為他們設定了閱讀要面對的問題,即“為什麼昔日基督新教傳教士學者和漢學家譯的儒教經文在 21 世紀初的中國重新受重視?這篇簡介將會引導讀者透過理雅各的《中國經典》直接找到答案”(理雅各,緒論 2)。歸根結底,該“緒論”的根本目的即在於引導潛在讀者成為基於理雅各譯作的目的讀者,專注的是指導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譯介物件成為目標讀者的研究物件,為此,張、費兩位教授視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為分析物件,這一寫作思維不同於賴廉士爵士面向原譯者原譯作的“求真”做法,故他們的譯介從一開始就傾向於目標讀者群:“正是銘記著以上目標,我們一直努力去解答那些蘊含在理雅各《中國經典》漢學文集當中的關於文化重要性和學術難題的相關問題”(2)。

理雅各《中國經典》英譯詩學的物件不僅僅是翻譯文字以及圍繞在文本週邊的譯介副文字,還包括兩者之間的對位關係,這就涉及到了副文字性的學術範疇。副文性(paratextuality) 是指“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與此作品中的‘副文字’部分所維持的關係”(譯自 Genette 3),而這種關係的維繫部分地取決於“他者”的闡釋與定,而“他者”主要包括讀者評、專家評和譯者評幾種方式。“讀者評側重於譯外效果 , 專家評側重於譯內效果, 譯者評側重於譯者以譯者的身份對同行的道德自律”(周領順 57)。張、費兩位“他者”序者作為理雅各問題專家,聚焦的是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的譯內效果,這樣的譯評揭示著“他者”譯介本質的另一種“資訊”屬性,“資訊闡釋的最後一種形式,已然近似於一種批評話語,要麼將當前文字安置於當下語境或作者寫作全境之中,要麼將之寄寓於其所屬型別或某一階段的文學全景之中。”(譯自“A final type of information, already closer to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consists of situating the presented text either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author‘s entire oeuvre … or with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a genre or the literature of a period。” (Genette 267))

從經典後視化的角度來看,如果說港大版“他序”明顯地體現著以史為鑑為綱的“求真”脈絡,華師大版則具有明晰的譯介“務實”傾向。開篇的第一個小節標題“後世俗時代理雅各文集再思”就表達了新版“他者”的譯介思路,其他小節標題也無一例外地呼應著這樣的“務實”邏輯,列舉如下:

蔡華: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再版“他序”論略

華師大《中國經典》版本發行的 21 世紀,與港大版《中國經典》發行時的學術環境反差很大。當下,現代化表現多元多極,對於理雅各《中國經典》譯本閱讀邊界的接受與運用與需求之變化動感十足。無疑,張西平、費樂仁所作“緒論”為 2011 年華師大版的閱讀邊界扶正之舉,即“當代評論者肯定了傳統上設定的研究局域觀念,透過落實作者意圖來強化作者的根性。”(譯自 “the contemporary commentator reinforces boundaries drawn long before his or her arrival on the scene, affirming authorial affiliation by fulfilling authorial intention。” (Greetham 346))。20 世紀末至 21 世紀初,一些學者看待宗教傳統的方法發生了轉向,著名美國社會學家貝格爾(Peter Berger)形容說這是一次“去世俗化”的過程。“世俗化”是一個解釋西方文化的概念,與西方基督教傳統、基督教特徵密不可分。西方社會經歷過“宗教化”的中世紀時代後,教會與社會脫離和分化;工業化時代又使其從傳統走向現代,開創出一個理性啟蒙與智性文化的“世俗化”世界觀。隨之而來的多元思維影響到譯學的譯介取向。也就是說,翻譯的終極定譯之說在消隱,一本多譯正當時,由此帶動了世俗化全面滲透到翻譯規範、策略、方法各個層面。對“世俗化”有過哲學思考與研究的費樂仁教授與張西平教授所認定的“後世俗時代”情境下,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的解讀與思辨真相值得深究。

華師大版中的“參考文獻”傳遞的轉向姿態、執行的對話性交流獨具特質,再現著當代理雅各英譯中國儒家經典經典化“務實”過程中學術真知的視界。無論是 1960 港大版賴廉士的數量集中的檔案型別文獻(5 例),還是 2011 華師大版張西平、費樂仁數量可觀(48 例)的學究型別文獻,兩者“參考文獻”的資訊取向體例不同。兩者之間的不同還在於港大版文獻只有外文文獻,華師大版文獻中,外文文獻與中文文獻各 24 例,所以說港大版雖然是本土再版行為,而“他者”作者立足的仍然是域外 1957 年之前的理雅各歷史記載;相形之下,華師大版的“他者”譯介者雖然有域外專家,但卻容納了本土 2003 年以來的最新的理雅各研究的權威著述,而西方文獻無一早於1991 年,這顯要地說明理雅各《中國經典》走進了“後世俗時代”的現代視域,因而, 華師大再版更具有推廣古典經典現代化的傳播意義,而傳播的介質因素中,華師大版“他者”序者自身成果的運用,如“參考文獻”中列舉的三位資深專家的文獻總計11 例(費樂仁 8 例(7 英 1 譯),張西平 2 例,劉家和 1 例),從經學、史學、文化學、漢學、傳教士譯介專題等向度,以“後世俗”時空的“複雜性”與“多樣化”為中心題旨,對理雅各展開“後理雅各時代”的動議,而當初原本是理雅各本人譯介態度與說法的某些變化,造成了理雅各譯介研究中求同存異的局面,如“緒論”中的表達之一:理雅各的不確定的言辭“不只是單純的傳教士偏見,也是他在閱讀與詮釋所有中國文化時的天生曲解吧”(理雅各,緒論 13)。時光荏苒,費樂仁對理雅各多元譯介屬性述求與時俱進。2017 年訪談費樂仁教授時,他神情嚴肅地講道,“I never see Legge in English alone, I always see him in cross-cultural contexts ” ( 筆 錄 自 2017 年 3 月19 日下午錄音 )。也是本次訪談中,費樂仁教授將理雅各的譯介行為表述為“理雅各的譯介善心”(原話是 sympathetic attitude and approach),“同情心即指包容他者的思維,傾聽物件文化中人所言以期更好地解讀該文化,求同存異,勇於自我超越,善待他者,努力捕捉文字的‘真意’。”(譯自 “Being sympathetic means to open to the alter ego thinking; to know oneself to listen to the insiders of the culture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o share while approaching with personal worldviews and values and to learn to overcome our own limits by treating you who you actually are and being able to grasp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text”(筆錄自 2017 年 3 月 19 日下午錄音))。這進一步勾勒出港大版文獻學引領模式到華師大版譯介學探究機制的連續統進化路徑,即從“求”原作譯者“真”相到“務”譯作讀者現“實”的“譯介連續統”的統一。這一領讀與思辨的譯介統一體的拓展程序“除了為將來的翻譯實踐提供一些啟示外,更重要的是對已有的翻譯實踐做出客觀的描寫和合理的解釋”(周領順 53)。從這個效力的角度看,研究背景具有某種“雜合” 屬性的費樂仁教授的學術觀點對中國典籍英譯、海外漢學的研究不無觸動。

“漢學就像一面鏡子,當我們觀看它時,我們看見的是一個我們的「影象」(reflection)但卻不是我們本身”(張上冠 4)。當我們再看“他者”製造的我們的影像的時候,漢學“影像”就具有了反觀的“映象”。本土再版理雅各《中國經典》英譯系列譯鏡中,賴廉士、張西平、費樂仁相當於翻譯批評與翻譯文字兩者形成的“鏡中之鏡”,代表著跨時空語境下,背景不同的專業讀者的閱讀判斷與接受反應,而資深教育家賴廉士爵士既不是宗教出身,也沒有譯學背景,只是在書寫理雅各“生平事略” 之前,賴爵士曾經就馬禮遜(Dr。 Robert Morrison)寫過專題文章。從他論述馬禮遜與理雅各之間的翻譯淵源來看,賴爵士十分關注海外傳教士在香港的本職工作而已。因此, 港大版中賴廉士副校長的“生平事略”譯介副文字以史為鑑,尋求的是客觀、真實的譯介場域與環境因素,給予讀者掌握“知人論世”的認知基礎;華東師大版中張西平、費樂仁先生所寫“緒論”(兼與劉家和教授合寫序言)則秉持與理雅各自我譯介宗旨相近的專業研究態度,維護傳播翻譯的批評精神,以期規避學術一孔之見的尷尬與固步自封的僵局。鑑於港大版與華師大版兩例再版中的“他者”譯介言論都不是理雅各英譯《中國經典》的“局外人”所能書寫與闡發的“微言大義”,它們都沉澱為經典常讀常新經典化程序中的“務實”性譯介貢獻。

伴隨著翻譯活動的頻繁化與交際性,譯者的譯介功能逐漸,同步強化的是譯者“自序”所具備的考察譯者翻譯背景與譯介策略的史實性檔案功能,而後繼刊發、再版的譯介行為發揮著因其“滯後”性而佔據的審視優勢,進行實地認證的優勢,於此,外在的譯介評判體系影響到原發譯本的譯介副文字作用。譯者自撰與“他者”鑑定的序、論自身正規化的變遷與外在跨時空的學術環境、學術主流等要素是影響學者譯介的客觀存在。首先“譯序”的發展環節間接地見證了翻譯“第二性”的內在本質影響到譯者“自序”的操作。“因譯者序包含作者作品與譯者譯作兩種型別,譯者序的處境十分微妙。文藝復興後,序的榮光(熱奈特自創的表達用詞)不復存在,譯序開始展示作者特質,也就是說,譯者開始自評其譯作,甚至評價起原文質量來。”(譯自“translators’ prologues have a rather ambivalent status due to the prologue referring to both the authors’ work and the translators’ own rendering of it。 After the renaissance, the prologue gradually lost its halographic character-a term coined by Genette (1987-2018) and developed an authorial character, with the translator commenting on his version and even giving his opinion on the quality of the original text。” (Gómez 189) )

序言研究自熱奈特於 1979 年首次在《廣義文字之導論》(The Architext: An Introduction)中提出副文字後,並不斷拓展成為副文字體系以來有了學科歸屬和學術效力。隨著副文字概念自本世紀初引介到國內翻譯領域以來,使書成為書的核心副文字成分“內文字”系統得到很大關注。就譯介而言,“內文字”中譯者在場的譯者序與學者登場的“他者”言,這兩種特殊的翻譯副文字成為譯介成書與傳輸的半壁江山的同時,卻和而不同。從學理上講,譯者方面的譯介副文字功能在於“呈現”譯本所以然的譯況,內容是界定原文基本樣態,介紹譯文產生過程的資訊;而“他者”方面的譯介副文字主要功能在於“推廣”何以然的譯品,內容在於“鑑定”譯文的傳播價值。與譯序作者相比,“他序”的書寫本身存在著一種發散式的“separation”(Genette 263)、一種異質性的“heterogeneous”(265)的潛質,非原版“他序”(non-original allographic prefaces)傾向,特別是當譯序作者作古之後,後繼版本中的“他序”“評價”易於疏於“賞識”,流於“批評”,“需要讀者付出心力識別副文字……把兩個或多個相關、共現、組合、重現、重組、互涉、對話的副文字和主文字放到一起來確立在兩個或多個文字之間流動的、動態的語篇或文字整體意義”(王志軍 31)。理雅各《中國經典》問世百餘年以來,吸引到的名家說法與眾說紛紜中,但介入有關版本者鮮有人至。作為再版,無論是港大版,還是華師大,其中的“他序”始終是“more of an incentive than a deterrent” (Genette 271),兩版共同地演繹著理雅各英譯中國典籍譯作內、外副文字闡釋之“譯介粘著”的再版思維之際,“他者”副文字作者賴爵士、費教授等,一方面表明理雅各中古典籍英譯作品的榮光不為時空所轄制,一方面履行著現實讀者對於理雅各《中國經典》英譯本的習得資質,譯介副文字“自序”與“他序” 之間就此形成統一體的譯介秩序,而兩者之間從客體描述到主體闡釋的不同側重與操作揭示著各自副文字功能的區別與整合的必要。

理雅各《中國經典》英譯系列譯本中,譯者所為的副文字是一種自我審視(criticism as explanation and appreciation),具有規範譯介路線之用,兼具開發趣味(the education of taste)之宜;而再版中載入的譯介副文字的“他者”作者,如賴廉士、費樂仁,他們相當於翻譯批評者,行使的是功能審視與正規化評定的職能。因而,理雅各經典譯本呈現出原版不及的譯介跨時空接受性質的對話性。上述兩版各自新生成的副文字語境中,一方面,譯者本人龐大敘事的原始定位與觀感愈加清晰,另一方面,譯介他者的整合演繹的跨時空界定與研究愈發創新,如張西平、費樂仁在華師大版“緒論”中總結了理雅各英譯中國典籍的十條特點(理雅各,緒論 4-8),幾乎所有條目針對理雅各英譯副文字的設定、方法、體例逐項、逐條而論,所以譯者理雅各基於翻譯實踐目的的內視與自省思維拓展到了“他者”閱讀、梳理其譯者翻譯行為的評價範疇, 即從發展的角度探討理雅各的翻譯理念與常態,從整合的高度提升理雅各譯介系統的認知維度,因此,理雅各《中國經典》超越了英譯個譯的譯介模態,具有了接受與反應驅動下“求真—務實”的整合功能與達觀意義。直面在英國域外產生的漢學成就及其譯者的學術自覺意識,中國學界對理雅各《中國經典》譯介副文字的關注與評價更加豐富了根植於本土的英國漢學的研究格局。

結語

再版是理雅各《中國經典》英譯系列經典化的一種跨時空接受與傳播的表現形式。“150 多年的主要版本變遷,其依次為初版本(1861—1872)、 現代本(1867—1876)、修訂本(1893—1895)、‘港大本’(1960)和‘華東師大本’(2011)。這實際上 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漢學’(Sinology)由‘傳教士漢學’向‘專業漢學’的發展 歷程”(姜哲 41)。再版過程中,“他者”的理雅各研究成果屬性也發生了轉向,即他們撰寫的內容不再是外在於理雅各英譯中國典籍文字的外副文字,而是與原版內副 文字彙編一處,成為譯介內副文字專案,詮釋著副文字的深層本質,“副文字……構 成文字內外的空間,這是生成轉換與交匯發生的場域,是語用與策略致勝的處所,是影響受眾的錨地。無論影響何在,總歸是加強作品接受與相關閱讀的契機。”(譯自“the paratext … constitutes a zone between text and off-text, a zone not only of transition but also of transaction: a privileged place of a pragmatics and a strategy, of an influence on the public, an influence that - whether well or poorly understood and achieved - is at the service of a better reception for the text and a more pertinent reading of it。”(Genette 2)) 作為關注理雅各英譯中國典籍研究的學者型作者,賴廉士爵士與張西平、費樂仁二位教授的相關學術成果“本質上是一種經典建構的社會化活動、行為與過程,它從文字外部促成文字經典的形成”(曾洪偉 32)。當港大、華師大兩版再版譯文正文前的譯介副文字中出現他們撰寫的“生平事略”與“緒論”之際,理雅各《中國經典》初版譯介副文字構成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自序”與“他序”主客體並存現象,這意味著理雅各譯者本體與譯介“他者”客體之間主客體一體觀的譯介事實就此形成“批評的話語”( 譯自“… that an critical works” (Genette 264))。比較而言,兩者之間相去半個世紀,彼此基於英、中流變的交際語境,各自選擇了“生平事略”與“緒論”不同的導讀體裁與渠道等特點,從“分佈在一個連續的統一體”(周領順 96)的“求真”與“務實”兩端,創造性地釋放理雅各《中國經典》英譯系列內在的經典化影響,而且也展示了內行讀者專業知性性質的“譯者屬性”記事——“翻譯屬性”論述的平衡性、階梯式發展的認知邏輯, 即透過付諸史實性梳理與指向性評價的譯介副文字行為,架構起原版傳播到再版批評的譯介程式。

“一個文化的理解力,主要是由士人(所謂“知識分子”)來表明的”(劉耘華16)。入華傳教士作為西方受教育程度與學識能力最優秀分子,對於中國古典精神的敏感度與解讀力使他們成為漢學研究的一個特殊群體,而理雅各《中國經典》譯作成書頻繁地“透過副文字……較有系統地開展”(陳韋縉 36),各種副文字賦予、載入譯文字本身經典屬性的同時,也影響著實際讀者的閱讀與識解,而能夠超越“影響的焦慮”的讀者,往往是譯介同行、專家學者,即一個譯本的理解力,主要也是由“內行” 讀者來表明的。作為跨時空的可再生資源,特別是譯介經典譯作的譯者作古後,原版譯介副文字中譯者譯論的模式因再版譯介副文字中的“他者”引薦、鑑定而改觀。理雅各譯介經典多重再版情況下,“他者”研究的多元模態與理雅各原版譯介副文字形成視角不一的互動關係,此時,古典譯作滿足目標閱讀期待的功能、價值不變的前提下, 譯介“他者”旁觀者不同視角的觀察與發現影響著現實讀者求知與創新的深度與廣度。總之,理雅各《中國經典》初版雖已是過往的歷史檔案,但該集所成就的理雅各主義, 經由再版的港大版、華師大版中“他者”副文字的引介與綜述,歷久而彌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