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想辭典》

唯心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想辭典》

馬克思反對各種形式的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歷史的,倫理的。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把現實看作是依賴於或包含在精神(有限的或無限的)或觀念(特殊的或超驗的)之中;歷史唯心主義把歷史變化的主要或唯一動因置於主體、觀念或意識之中;倫理的唯心主義則把一種在經驗上缺乏依據的(“更高的”或“更好的”)的狀態設想為一種對行動進行判斷或使之合理化的途徑。馬克思的反唯心主義,或者說他的“唯物主義”,其意圖不在於否定觀念的存在和(或)它的因果效力(相反地,跟簡化論的唯物主義明顯不同的是,它還堅持這點),而在於否定給這種觀念新增的獨立性和(或)把它解釋為第一性。

馬克思在1843—1847年之間發表的著作,可以看作是對唯心主義展開廣泛的批判。在這個過程中,他和恩格斯清理了他們過去的哲學信仰,並開始對它們的主要科學調查領域進行規劃。這種批判由兩個層次組成:第一個層次具有費爾巴哈主義的特點,在這裡觀念被置於有限體現的精神的屬性的地位;第二個層次具有馬克思主義的特色,這時候精神本身則處於歷史地發展起來的社會關係的產物的地位。

馬克思在從事第一個層次的工作的過程中,他的注意力一開始是集中在黑格爾的辯證法上,其工作內容包含對黑格爾的把主客體顛倒的三段論法的批判。這種批判針對黑格爾的絕對唯心主義本體論,思辨的理性主義的認識論,實體的唯心主義社會學,以及黑格爾把顛倒的主題等同起來的做法——首先是把存在歸結為認識,然後是把科學歸結為哲學;馬克思提出前者的奧秘條件是一種無批判力的實證論,同時指明後者所產生的後果是對意識形態的百依百順。在按照費爾巴哈主義的精神完成了對唯心主義的批判以後,馬克思便進一步以發展中的人的社會性這一歷史唯物主義的命題,代替了費爾巴哈主義的固定的人的本性的命題。“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第6條)。同時,馬克思還堅持認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神聖家族》)。馬克思是既注意避免本體論的本質,又注意防止本質先於存在論的特性,既關心避免物化,也同樣地關心防止唯意志論,這是因為他是從人的實踐或勞動中形成他的社會形態再生產和轉化的概念,以及一般歷史過程的概念。

恩格斯和列寧都曾對懷疑論和主觀唯心主義進行強有力的論戰,但與此同時,他們所倡導的辯證唯物主義的傳統卻往往淪為一種教條主義的和冥想的唯物主義。另一方面,由盧卡奇和科爾施所創立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則在重新強調馬克思唯物論的主觀的和批判性的方面的時候,卻又往往偏向某種認識論的唯心主義。第二國際時期的康德主義者,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和斯大林以後時期中出現的人道主義和存在主義的哲學家,都對馬克思的“倫理自然主義”持否定的態度。同時,歷史唯物主義的確切含義和地位,至今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因此,從不同方面來看,唯心主義的問題,正如它在開始的時候那樣,迄今仍然處於接近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中心的地位。(參看認識論條目)

(RB)

給我【

在看

你也越好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