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呼吸肌介紹

膈肌

位置:介於胸、腹腔之間,封閉胸廓下口;由肋骨和胸骨區域來的肌纖維和橫膈腳,及L1~L3前來的肌纖維。

神經:膈神經

功能:收縮時助吸氣,舒張時助呼氣,增加腹壓,垂直與水平地擴張胸腔;對於正常肺活量和有效咳嗽很重要

胸鎖乳突肌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位置:在頸部兩側皮下,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鎖骨的胸骨端,止於顳骨的乳突

神經:副神經

功能:單側收縮頭轉向同側,雙側收縮頭向後仰。吸氣時提第一肋,當頸部固定,抬高胸骨以向上和向前擴張胸部

斜角肌

位置:起於頸椎橫突,前、中斜角肌止於第一肋,後斜角肌止於第二肋。

神經:C6~8

功能:前、中斜角肌上提第一肋,後斜角肌上提第二肋,肋吸氣。

現有研究表明,在吸氣時,斜角肌均有參與,應被視為一個主要的吸氣肌,斜角肌的收縮可以平衡上肋廓向內收縮的作用

斜方肌

位置:起於上項線、枕外隆凸、項韌帶、全部胸椎棘突,止於鎖骨外1/3、肩峰、肩胛岡

神經:副神經

功能:拉肩胛骨向中線靠攏,上部纖維提肩胛骨,下部降肩胛骨,吸、呼氣均參與

胸小肌

位置:起於第3~5肋,止於肩胛骨喙突。

神經:C7~T1

功能:提肋助吸氣,當肩胛骨固定時,抬高第三、四和五對肋骨,以向旁擴張胸部

胸大肌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位置:起於鎖骨內側半、胸骨、第1~6肋軟骨,止於肱骨大結節嵴

神經:C5~T1

功能:提肋助吸氣,當雙臂固定時,抬高真肋以向前擴張胸部。‍‍‍‍‍‍‍‍‍‍‍‍‍‍‍‍‍‍‍‍‍‍‍‍‍‍‍

前鋸肌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位置:起於第1~8肋或第9肋骨,止於肩胛骨內側緣及下角

神經:C5~7

功能:收縮時助吸氣,當肩胛骨固定時,抬高第一到第八或九對肋骨

上後鋸肌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位置:起於下2個頸椎和上兩個胸椎,止於第2~5肋骨角的外方

神經:肋間神經 T1~4

功能:提肋,助吸氣

肋下肌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位置:肋骨間,起於上位肋骨下緣,止於下位肋骨上緣

神經:T1~11

功能:降肋助呼氣

下後鋸肌

位置:起於下2個胸椎和上兩個腰椎突,止於第9~12肋骨角的外方

神經:肋間神經T9~12

功能:降肋助呼氣

腹肌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包含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

位置:腹部前、外側肌群

神經:第5~12對肋間神經、髂腹下神經、髂腹股溝神經

功能:脊柱前屈、側屈、旋轉,增加腹壓

呼吸的控制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除了大腦皮層外,中樞的控制分兩部分,一在橋腦,一在延腦。

另外還有一些化學感受器,分為中央化學接受器和周圍化學感受器。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呼吸的神經調控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肺和氣道受肺神經叢(位於肺的根部,來自肺的根部,來自於交感乾的分支和迷走神經)所支配。當交感神經系統受到刺激,會產生支氣管擴張和些微的血管收縮,而副交感神經系統受刺激則產生支氣管收縮和間接的血管放鬆。

呼吸作用的調控,透過特定周邊和中樞化學的接受器,和位在延腦和腦橋的神經元群(呼吸中心)間複雜的互動作用。

位於延腦的呼吸中心包含化學敏感區,會對二氧化碳分壓(Pco2)和氫離子(H+)濃度產生反應,而其他區域則接收來自周邊化學接受器、壓力感受器和多種位於肺的接受器的訊息,以調控休息時和運動時的吸氣與呼吸節律。

位於橋腦的呼吸調整中樞限制吸氣時間和增加呼吸速率。

周邊接收器提供呼吸中心訊息:

活化肺部的牽拉接受器以避免過度充氣;

位於頸動脈和主動脈體的化學接受器會對低氧產生反應,亦可偵測Pco2和H+濃度升高,但反應程度較小;

關節和肌肉的本體感覺接受器會興奮延腦的呼吸中心,以增加通氣量。

位於動作皮層的較高階中心可以產生自主呼吸控制,(如自主性憋氣或過度通氣。且當預期要運動時,通常會刺激呼吸。

現今認為神經驅動的分佈為主要決定選擇哪一區域的呼吸肌被活化和在不同休息與運動狀態下的呼吸方式,進而產生呼吸動作。

平靜時

延腦的呼吸中樞,經膈神經刺激膈肌,膈肌下降,頸神經前支刺激斜角肌,上提第一、第二肋以向上擴張胸部,肋間神經支配下,胸骨旁肋間肌收縮,抬高肋骨以擴張胸廓上半部,外肋間肌使上胸部和下胸部向前及向旁擴張(以抗衡因橫膈膜下降,導致胸膜內壓力減低而使得上胸部產生向內動作)。

吸氣肌的本體感受器因刺激而增加吸氣肌的作用。同時,興奮吸氣抑制中心,抑制吸氣神經元,使得呼氣動作發生。肺部牽拉感受器在充氣時受到刺激,沿迷走神經抑制吸氣中樞,停止進一步吸氣與肺擴張。

平靜狀態下,呼氣是一個被動過程。吸氣肌被動放鬆回到休息位,肺的回彈力導致肺泡壓力升高,使得氣流往肺外流動。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運動、費力時

呼吸增加,主要是因為大腦皮質在刺激運動肌肉的同時也興奮了呼吸中樞;四肢的動作經感覺路徑(本體感受器等)的興奮,將衝動傳回呼吸中樞,而增加了換氣量

當運動一開始,呼吸就急速上升,然後和緩上升,最後達到穩定狀態的現象。

而運動一旦停止,呼吸就急速下降,然後和緩下降到接近休息狀態。其控制機制可能是極複雜的。

呼吸副肌(如斜角肌、胸鎖乳突肌、胸肌、斜方肌、前鋸肌等)被徵召以增加潮氣量。只有在用力呼氣時,呼氣肌(內肋間肌、腹肌)才被活化收縮,增加胸內壓以利於氣體被排出。

咳嗽時會加上聲門關閉導致胸腔壓力顯著上升,使得呼氣更快速和徹底。呼氣肌於呼氣末期的被動放鬆,可促進橫膈膜的下降和誘發肺容積上升並朝向肺的正中休息位置。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運動不大時

呼吸急速上升期主要是中樞命令,可能還有來自肌肉感覺反饋的加強。

呼吸和緩上升則是二氧化碳少許下降和鉀離子上升經頸動脈體調節的結果,同時也可能還有延腦神經元短期增強的自調作用。

至於恢復期呼吸急速下降則是中樞命令和肌肉感覺神經衝動停止,而後因呼吸下降而導致二氧化碳些許上升,增加呼吸刺激和血鉀上升減少呼吸刺激,二者制衡為換氣量的平原期。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高強度運動時

代謝性酸血癥以及從運動肌肉中釋出的鉀,會刺激頸動脈體而增強呼吸,但也可能因肌肉漸趨疲勞而致中樞命令代償性增高,或因代謝產物,如乳酸、鉀離子等刺激區域性肌肉的感受器而增高呼吸。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呼吸系統與肌肉

靜脈氧飽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壓和氫離子增加、體溫上升、腎上腺素增加及肌肉和關節內接受器的刺激增加,任一或組合都有可能刺激呼吸系統。

壓力反射、保護反射、疼痛、情緒和呼吸的自主控制也有可能使換氣量、呼吸頻率和潮氣量增加。

到工作肌肉血流的增加提高部分額外的氧。工作肌肉使用較多的氧,使得區域性組織氧分壓下降,促進氧從血紅素分離出來的作用。

工作肌肉產生較多的二氧化碳,使得組織酸性(氫離子濃度增加)、組織溫度上升,這兩種情況都會增加氧在一定分壓時從血紅素釋放出來的氧量。

胸式呼吸與腹式呼吸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腹式呼吸

吸氣時,膈肌的收縮使上方凸起的圓頂變扁,肋間肌收縮,胸膜腔容量增加,橫膈膜下移,腸臟的壓力及移動同時發生,橫膈膜的圓頂變平坦,腹壁基於壓力向前移動,胸廓側會擴充至腰部,肺部跟隨橫膈膜及肋骨的動作,充填空間。呼氣時,橫膈膜放鬆,返回起點。

胸式呼吸

吸氣時,橫膈膜輕微收縮下降,肋間肌收縮,肋骨側向擴張,同時向前、向後和向上移動,胸骨前移,胸廓前後、左右徑增大,肺部跟隨橫膈膜及肋骨的動作,填充剩餘空間。呼氣時,肋間肌舒張,肋骨回縮,胸廓恢復。

胸式呼吸吸氣時,橫膈膜輕微收縮下降,肋間肌收縮,肋骨側向擴張,同時向前、向後和向上移動,胸骨前移,胸廓前後、左右徑增大,肺部跟隨橫膈膜及肋骨的動作,填充剩餘空間。主要是輔助肌在收縮以幫助吸氣,可見頸部肌肉明顯用力,肩膀聳起,空氣可能只能到上中肺部。

是一種低效的呼吸方式。

胸式呼吸只有肺部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佔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葉的肺泡卻在“休息”,得不到啟用鍛鍊,長期廢用,易使肺葉老化,彈性減退,呼吸功能減差,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滿足不了各組織器官對氧的需求,影響機體的新陳代謝,機體抵抗力下降,呼吸道疾病發生率增加。

肌⾁疼痛的機制

肌肉反饋

主要吸氣肌徵集不足,使胸腔負壓不足,為供應機體所需氧氣,呼吸副肌被強徵召,長期緊張,造成肌肉勞損。

肌肉頻繁使用,供氧不足,可現乳酸堆積,出現痠痛不適感。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肌肉疼痛的機制

α反射

:通常面板受到不良刺激會引起屈肌反射,導致屈肌收縮,同時相應的伸肌活動受到抑制。這種屈肌反射有時會偏離正常的屈肌激動和伸肌抑制。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γ反射:

γ-激動神經元活動增加,據認為加大肌梭傳入神經纖維輸入訊號評率,從而激動α-運動神經元。如果α-運動神經元產生足夠強的衝動,造成缺血性收縮。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關節來源的反射

:在特定情況下,關節感受器的傳入可以引起某一關節肌的痙攣。當關節神經受到的刺激足以激動肌纖維,肌關節炎性變化時,會導致相鄰肌肉屈肌反射易化。肌肉收縮會造成關節囊壓迫。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呼吸引起疼痛的機制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胸式呼吸與頸肩腰腿疼痛

胸式呼吸的肌肉徵召

休息狀態下吸氣時,橫膈膜輕微收縮下降或基本無動作,斜角肌抬高第一與第二肋,胸骨旁肋間肌上部被徵召部分,抬高肋骨以擴張胸廓上半部,上肋部的外肋間肌使上胸部向前與下胸部部分向前及往旁擴張。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主要呼吸肌徵召不足,吸氣輔助肌被召集:

1、胸鎖乳突肌抬高胸骨以向上和向前擴張胸部

2、前鋸肌抬高第一到第八或第九肋骨,讓胸腔向後擴張

3、胸大肌抬高真肋以向前擴張胸部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4、胸小肌抬高第三、四和五肋骨,以向旁擴張胸部

5、三角肌穩定肩胛骨以協助前鋸肌和胸小肌抬高肋骨

6、豎直肌伸直脊柱,允許肋骨進一步抬高

7、斜方肌上部纖維提肩胛骨,以擴張胸廓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呼吸輔助肌過勞的影響

胸鎖乳突肌及頸部豎直肌因頻繁用力而緊張,可出現頸部乳突處疼痛與頭部側屈、旋轉緊張受限

前鋸肌過度緊張可出現肩胛外前部疼痛

胸大肌、胸小肌過度緊張縮短,可現含胸圓肩姿態

三角肌頻繁使用緊張可現疼痛,肩胛骨內旋,加劇前鋸肌處疼痛

斜方肌上束纖維緊張,可現肩胛上疼痛

豎直肌緊張,拉緊脊柱,生理曲度變直,承重緩震能力減弱,腰部僵硬不適感增加

呼吸肌失用的影響

下部外肋間肌活動不利,下胸廓擴張不足,腰方肌等牽拉不足,可現緊張疼痛

吸氣時腹肌無法放鬆,無法協助將橫膈推至有利收縮位置,背部肌肉失用,收縮不足,肌力減弱,腰部穩定性降低,肌肉組織壓力增加,久之可現功能障礙和疼痛

腰椎穩定性需要膈肌提供一個向上的張力,腰大肌產生一個向下的力,膈肌失用,腰大肌等壓力增加,可現勞損性疼痛,腰椎脫位等可致坐骨神經徵

反饋與再反饋

胸廓因肋椎體關節和胸壁的硬度增加,故順應性變差,因此胸腔擴張減少

彈性纖維的數量和厚度減低,使得呼氣時回彈力受損,肺餘量和功能性肺餘量增加,氣道阻力增加,吐氣時間變長

周圍和中樞的化學接受器對於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和缺氧的敏感性降低,因此不易刺激通氣量來代償異常情況

使用呼吸副肌的情況更頻繁,呼吸功增加,耗氧量增加

呼吸訓練

1

腹式呼吸初學者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體位:臥位或半臥位

強度:每組訓練以5~7次為宜

頻率:每天間歇性做3~5組。

方法:兩膝半屈(或在膝下墊一個小枕頭)使腹肌放鬆,兩手分別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緩慢吸氣時,膈肌下降,腹部鼓起,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覺,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動;呼氣時,腹肌收縮,腹部的手有下降感。

2

腹式呼吸進階版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體位:坐位位

方法:屈膝坐正,一手放在上腹部(或不再用手輔助)。用鼻子緩慢吸氣時,膈肌下降,腹部鼓起,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覺(可感覺到腹部鼓起);呼氣時,腹肌收縮,腹部的手有下降感。反覆訓練,每組訓練以5~7次為宜,每天間歇性做3~5組。

3

腹式呼吸最終目標

呼吸模式對頸肩腰腿疼痛的影響

體位:站立

方法:用鼻子緩慢吸氣時,膈肌下降,腹部鼓起,腹部有向上抬起的感覺;呼氣時,腹肌收縮,腹部有下降感。反覆訓練,每組訓練以5~7次為宜,每天間歇性做3~5組,逐漸養成平穩而緩慢的腹式呼吸的習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