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裡土氣”的粉條文化

粉條的生產歷史悠久,但是具有權威歷史記載的史料少之又少,分說眾雲。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邢臺內丘一帶的粉條文化。在邢臺內丘、邢臺縣等西部山區農村地區,至今還保留著原始原味的純手工制粉條的傳統,特別是現在正值閒冬時節,家家戶戶開始製作粉條了。粉條在北方雖“不起眼”,但卻是很多菜品必不可少的。而邢臺市內丘這一帶粉條製作工藝尤為正宗與傳統。

一、原料地道:邢臺的粉條是選用優質的芡粉(紅薯沉澱)為主要原料,種植的為新品種,枝蔓短,出芡多,吃起來也不柴,製成粉條後口感極佳。

二、工藝傳統:結合傳統手工工藝,以及依靠古老的經驗而製成。每到進入冬閒,天氣上凍,就是製作粉條的好時節。選上一個晴朗的天兒,在院落裡支上一口大鍋,左鄰右舍,各自將自家預備好的芡粉提將過來,集中到一起,就著一套工具,一次將準備的料製作完畢。

三、製作正宗:製作粉條需要許多道工序,打芡、和麵、漏粉、撈粉、冷卻、凍粉、化凍再晾曬,最後捆紮包裝,才能長久儲存。將紅薯上的泥土洗乾淨,磨成芡粉,和麵,調和成糊狀,然後,將糊送至漏瓢,一人舉起漏瓢,根據需要的長短、粗細、控制力度勻速,下到開水鍋中,然後依據經驗且必須用乾柴控制火候將至煮熟。迅速撈出,後旁邊裝有涼水的翁裡降溫。過冷水後,用自制的木棍將其掛起晾曬,待上凍成型。

“土裡土氣”的粉條文化

“土裡土氣”的粉條文化

四:把握核心:其中最關鍵環節就是打芡粉及漏粉。打澱粉糊需要掌握精確水和澱粉的比例。而漏粉工藝中舉瓢的高度決定著粉條長短。漏瓢的孔眼大小決定這粉條粗細,漏粉時把澱粉糊裝入漏瓢,左手端著漏瓢,右手握拳有節奏地捶打著漏瓢裡的芡粉糊,漏粉需要經驗與體力,通常需要多找幾位上年紀的人輪番進行。

“土裡土氣”的粉條文化

五:重視質量:手工粉條與市場上粉條最大區別有以下幾點:

1、耐煮:市場上的粉條一般烹調或火鍋時入水即軟,而手工粉條與之最大區別就是久煮不碎不糊(市場上也有摻加膠等新增劑的),吃起來清嫩適口,耐嚼,風味獨特。小編吃過,火鍋吃完它不一定能煮爛,急性子的朋友儘量別吃,怕等不及。

2、顏色:市場上的粉條一般顏色晶瑩剔透(特別是摻膠的),純白無瑕,看著色相特別好。而手工粉條顏色則呈深色,因為手工製作的粉條全是芡粉沉澱物而成。煮熟後顏色較深,特別是疙瘩集結點尤為明顯。

3、韌性:市場上的粉條一般韌性較好,特別是袋裝的很少出現粉頭、粉渣。而手工粉條則脆性極差,抗折強度極低,輕微動下就會折斷,運輸途中時常會有粉頭等。

“土裡土氣”的粉條文化

隨著大眾健康理念的提升與網際網路的發展,內丘西部山區的粉條製作不僅給“冬閒”村民帶來了一定收入;更像是一種文化,讓聚少離多的親情可以短暫的升溫,讓“唯錢論”的鄉情得到昇華,遠離了城市的浮躁,獨守這份淳樸、寧靜、知足與幸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