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敗局!業績連虧、負債百億,停牌3年後,這家國民巨頭走向退市

大敗局!業績連虧、負債百億,停牌3年後,這家國民巨頭走向退市

圖片來源| 網路 侵刪

“有匯源,才叫過年”。

曾幾何時,匯源果汁名震大江南北。

不過,2021年的它卻沒有熬到春節。

1月18日,香港聯交所取消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的上市地位。

截至2017年底,匯源果汁總負債為114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51。8%。

曾經連續十餘年市場份額穩居國內第一,被譽為“民族第一果汁”的巨頭,停牌3年後,迴天無術,成了資本市場的棄兒。

反觀創始人,68歲的朱新禮,41億資產被凍結,收到10次限制消費令,6次被執行資訊,1次失信被執行資訊,名副其實的老賴生活想必也不好過吧。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匯源果汁,究竟做錯了什麼?

村幹部轉行創業

匯源果汁的創始人名叫朱新禮,1952年出生在山東沂源的一個農民家庭。

31歲時,他擔任村委會主任,並擔任村屬企業——山東沂源東里集團總經理。

1992年春天,南巡講話猶如一股春風吹遍祖國大地,機遇和責任激勵了很多人開始追趕商品經濟的大潮。

看到這股機遇,40歲的朱新禮,決定放棄體制內的舒適生活,闖出一條致富之路。

他接手了一家瀕臨倒閉的國有罐頭廠,經過改造後開始生產濃縮蘋果汁。

朱新禮後來回憶稱,“我當時接手的是一個負債千萬元、停產三年、已經倒閉的縣辦罐頭廠。工人吃飯的錢都沒有,去銀行貸款更是困難,因為人家看不起你,不信任你。我們就用補償貿易的方法,用外國人的裝置去掙外國人的錢。”

1993年,第一批濃縮蘋果汁生產出來了。

為了企業做大,朱新禮一個人揹著果汁和山東大煎餅,到慕尼黑參加展會。最終朱新禮的產品被瑞士一家公司認可,簽下五百萬美元大合同,這個單子讓很多人都傻了眼,自此,企業士氣大增。

大敗局!業績連虧、負債百億,停牌3年後,這家國民巨頭走向退市

一炮走紅之後,匯源果汁受到了更廣泛的青睞,產品陸續出口到30多個國家。

如此成績,讓朱新禮有了足夠底氣。

1994年,朱新禮帶著20個員工,開始進軍北京順義,成立北京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朱新禮的想法是,要想為廣大果農帶來更多實惠,就要把事業做大,要想把事業做大,就要走出大山。

眼界大開的朱新禮在營銷上毫不手軟,2年之後,他斥資7000萬元中標央視新聞聯播5秒廣告權,一度成為標王。

於是就有了兩個經典的廣告語。

“喝匯源果汁,走健康之路”。

這支廣告,讓匯源果汁迅速開啟國內市場,成了家喻戶曉的品牌。匯源果汁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朱新禮也藉此打造了一家“果汁帝國”。

隨著企業名聲變大,資本合作的機遇來了。

轉行

最先與匯源產生交集的資本是德隆系。

2000年,匯源果汁的銷售額就已經做到了12億元,彼時是全國最大的果汁生產商。

一個契機讓朱新禮萌發了資本入場的想法。當時,他想借助德隆系的資本優勢實施大規模行業併購計劃,於是開啟匯源與德隆集團三年之癢。

2001年3月,雙方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德隆出資5。1億元持股51%,匯源以技術和裝置投入持股49%。

搭上資本的快車,匯源快速發展,兩年的時間投入了20多億,引進了11條全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2001年匯源果汁銷售額15億,2002年飆升到了22億元。

不過,沒過多久,朱新禮就發現了不對勁,因為德隆控股了公司。

2002年底,德隆已累計從匯源“借”走了3。8億元。朱新禮發現苗頭不對,果斷提出分手,要不然匯源真的為他人做嫁衣。

即使這樣,與德隆的短暫合作,還是讓朱新禮嚐到了資本的甜頭,靠企業自有資金擴張,實在太慢了。

大敗局!業績連虧、負債百億,停牌3年後,這家國民巨頭走向退市

資本錯誤:差點為他人做嫁衣

2007年,匯源果汁控股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了當年香港最大規模IPO,當天股價上漲66%。

當時朱新禮在《福布斯》富豪榜排名91,上榜資產61。3億。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匯源果汁成了贊助商。朱新禮參加了開幕會,遇到了可口可樂的全球董事長。

可口可樂意欲出價179億元收購匯源,雙方都渴望交易,可口可樂的碳酸飲料行業疲勞,急需要開展新業務,面對一個十多億人口的成熟果汁市場,正中可口可樂下懷。而匯源的股東也急需要股份變現。

這個買賣一拍即合。

大敗局!業績連虧、負債百億,停牌3年後,這家國民巨頭走向退市

如果跟可口可樂交易達成,朱新禮可以套現70多億。

在匯源果汁最鼎盛的時候,激流勇退,賣一個最好的價錢,對一個朱新禮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當時,朱新禮的兒子和女兒都無意接班。朱新禮認為做企業實在太辛苦了,他曾多次抱怨道:“沒有比做匯源更辛苦的事了,16年期間,沒有休過一個星期天,沒有休過一個春節,從來沒有好好休息過。”

2008年9月,可口可樂宣佈以每股12。2港元,共計約179億港元全資收購匯源果汁。

大敗局!業績連虧、負債百億,停牌3年後,這家國民巨頭走向退市

訊息一出,市場反對聲一片。

匯源果汁可是民族品牌,許多人認為匯源被可口可樂收購是令人心痛的民族品牌之殤,反對之聲四起。

面對“民族資產流失”的反對聲浪,朱新禮的解釋顯得很被動:“誰說賣了個企業就是賣國啊?”,但“企業要當兒子養,當豬賣。”的言論又再度引起一片譁然。

同時,2008年,國家頒佈了《反壟斷法》。

恰巧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就是第一個觸犯新法的案例。

商務部以反壟斷為由否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主要理由有三點:

第一,如果收購成功,可口可樂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飲料行業的支配地位傳導到果汁行業。

第二,如果收購成功,可口可樂對果汁市場的控制力會明顯增強,使其它企業沒有能力再進入這個市場。

第三,如果收購成功,會擠壓國內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在保住“民族品牌”的壓力之下,2009年,可口可樂收購匯源被叫停。

戰略錯誤:”賣身“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的失敗成為匯源大敗局的導火索。

朱新禮為了這次“豪門聯姻”,提高匯源的資產評估價值,大舉擴產,同時篤定叫停了匯源新品研發。

為了滿足可口可樂方的要求和自身轉型上游供應商的目的,匯源失去了接近75%銷售團隊和分銷網路,砍掉了花費十六年建立起來的銷售體系。

時任匯源全國21個銷售大區的21名省級經理基本離職,員工人數從9722人一年內降到了4935人,銷售人員則從3926人削減到1160人。

此時收購被否,匯源不得不重新建立銷售渠道,員工又暴增上萬人。

不只如此,匯源讓出的渠道,被其他飲料填補,資金被上游擠佔的匯源,要重新奪回失去的渠道談何容易。

這次的戰略誤判,直接造成了匯源的“滑鐵盧”,對其造成了傷筋動骨的影響。

2009年之後的十年,被媒體稱為匯源的“失血十年”。曾經市值百億的匯源果汁開始陷入虧損。

資金壓力和轉型壓力疊加的匯源開始了多品類作戰,先推出了“檸檬ME”對標農夫山泉的“水溶C100”,又推出果汁可樂,想打掉可口可樂,還做了純淨水。

2011年,匯源花了1200萬買下旭日升涼茶,朱新禮原本打算把它當作另一個主品牌來做,可做了三年之後,又完全放棄。

2014年,朱新禮掏出了30億元,試圖入股中石化銷售公司,佔股0。84%。朱新禮卻覺得花30億能和中石化扯上關係非常值,如果不是中石化不批,他還想投50億元。

事實再次證明,凡是盲目多元化擴張的,很容易走向失敗;幾乎所有偉大的公司,都是在專業化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

李踐老師說過,摸索中的民營企業家經常掉進多,快,好,省,樣樣都要的管理陷阱。

匯源果汁掉進了多元化的大坑。

經營錯誤:陷入多樣化大坑

產品之路走得坎坷,內部的管理之道也常為外人詬病。

有人說:在朱新禮的潛意識裡,匯源就是他一個人的匯源。

整個集團上下只能由他一人說了算,弟弟朱新德原本在匯源主抓財務和生產銷售,上市前就被朱新禮踢出公司,甚至一度有去農夫集團當副總裁的念頭。

其他新貴老臣也難逃逐一出局的命運。

負責資本運作,幫朱新禮與德隆和統一進行資本運作的董秘路長青,在匯源成功上市第三天就被朱新禮在內部高管會上罵“功高震主”,未到年底就離職去了忠旺集團。

另一位被朱新禮從可口可樂挖來的主管銷售和營銷的副總裁陳志強,因為公開指責他女兒朱勝琴在與廣告公司的合作中吃回扣,三個月後被迫離職。

匯源的權力在一群人中間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回到朱新禮手中。

大敗局!業績連虧、負債百億,停牌3年後,這家國民巨頭走向退市

經營錯誤:陷入多樣化大坑

創立於1992年的匯源果汁,走在改革開放的浪潮前端,緊抓當時國民飲品消費的趨勢,迅速做強做大,站穩行業龍頭地位。

朱新禮,也曾是92派企業家的代表,當年響應南巡講話大膽辭去公職,接手一個瀕臨倒閉的罐頭廠,這才締造了此後的果汁神話。

可如今,無論是匯源果汁還是朱新禮本人,仍深陷於昔日,既看不清腳下,也摸不著未來。

朱新禮不止一次將如此結局歸結於商務部的可口可樂收購“叫停剎車”。

可是,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層次還是自己出了問題,積重難返。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在新商業時代下,更需要遠見和創新。如果不與時代共進,不重視消費者和市場環境的變化,不建立合理的家族企業傳承機制,最終會走向時代的邊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