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生活的意蘊及特質

以柏拉圖為代表的古典哲學對於西方哲學的發展具有深遠和持久的影響力,英國著名哲學家懷特海曾經說過,兩千多年的西方哲學,只不過是柏拉圖思想的一系列註腳而已,這一觀點的真實含義或許有不同的理解。然而我們切不要以為現代哲學只是柏拉圖思想的承繼和延續。事實上在對哲學的根本理解上,現代哲學與古典哲學乃至整個古希臘哲學有著重大的差異。

古希臘哲學生活的意蘊及特質

從當代哲學發展的趨勢而言,重新把哲學視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思考已經成為哲學家們普遍關注的趨向和焦點。哲學重新“迴歸生活、指導人生”,儼然已成為國內外哲學家和研究者的共同心聲。因此有必要再回到古希臘,傾聽古典哲人是如何來理解哲學的意義和價值,又如何把哲學視為一種生活方式。

一、古典哲學與生活方式

在古希臘,哲學有它獨有的性質———它本是生活的藝術。古代哲學是一種生活指導,它預設前哲學的世俗生活方式是錯誤的,有待理論指導的調整和提高; 而各種哲學流派又相互競爭、指責,競相表明自己提出的“哲學生活”是更為正的,其它哲學派別的生活形式建議是錯誤的。

古希臘哲學生活的意蘊及特質

哲學作為生活方式的選擇是與人類生活本身一樣永久持存的。蘇格拉底不曾為他的聽眾搭建各種大看臺,也不曾坐在教授椅子上; 他沒有固定的時間表,什麼時候與自己的朋友談話,什麼時候去散步。毋寧說,有時候他用與朋友開玩笑的方式來做哲學,或者喝酒,或者與他們一起打仗,或者一起逛集市,最後走到監獄並喝下毒酒。他第一個表明,在我們所見到的一切事物中,日常生活隨時隨地給我們做哲學的機會”。

總體而言,從古人對“哲學”的闡釋本身來看,既可以得出純粹理論取向,也可以得出“生活化”的實踐旨趣。古代人關心幸福,注重生活方式,從而關注獲得幸福生活的技藝。哲學生活既可以指完全的學者生活,也可以指為管理其它生活形式而使用哲學推理。

二、“美德—教化”的生活模式

在踐行哲學生活方式上,蘇格拉底無疑是後世哲人形象的楷模。蘇格拉底的著名信念是: 我自己一無所知,只是“像一隻牛虻”一樣不斷地啟發眾人關注自我、關注生活和道德本身。 “我這個人,一輩子忙忙碌碌,無意於多數人所關注的事情,不圖錢財,不治生業,不當將帥,不求聞達。城邦裡喧騰的種種熱門活動,諸如宦海沉浮,鉤心鬥角,黨同伐異等等,一概不聞不問,自以為忠厚有餘,參與那些事情必定難以自保,因而避開我不能有益於己的那些場合,一心為你們每個人作出我認為最大的服務,千方百計說服各位關心你們自身,關心自己儘可能地臻於完善和智慧,不要只想個人的瑣事,要關懷城邦本身”。

古希臘哲學生活的意蘊及特質

蘇格拉底的這一敘述,表明了他的 “自知無知”並非針對某些命題或者抽象理論的不確定認識,而是指出儘管我們知道構成道德和生活上的技藝的欠缺,我們還是要關心自己生活的真正改善。從以上所說,我們可以看出,蘇格拉底不僅關注自身,而且更加關心將個人的行為化為一種有普遍意義的行為。因此,他要“像父兄 對待子弟一樣”關心別人,關懷城邦本身。

如果說蘇格拉底主要是用自己的具體生活行為方式揭示哲學的本意,那麼柏拉圖則用對話敘事的形式進一步將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加以延續和擴充套件。按照柏拉圖的理解,以一種哲學方式生活,首先意味著“靈魂的轉向”。 “知識是每個人靈魂裡都有的一種能力,而每個人用以學習的器官就像眼睛。整個身體不改變方向,眼睛是無法離開黑暗轉向光明的。同樣,作為整體的靈魂必須轉離變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觀看實在,觀看所有實在中最明亮者,即我們所說的善者”。

古希臘哲學生活的意蘊及特質

根據柏拉圖的說法,知識是對善惡生活分辨的一種能力,一種引導“靈魂轉向”而過完全道德生活的技巧,這種技巧“不是要在靈魂中創造視力,而是肯定靈魂本身有視力”。對於至善的認識,本身是最高的美好,同時又可以用於引導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同蘇格拉底一樣,柏拉圖的哲學生活也具有較強的實踐意向。這一點還體現在,對於善的生活的追求不僅是為了個人內心的改造,而且還要教化他人,改造共同體的生活方式。柏拉圖自身的經歷以及他的一些弟子的政治活動中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不過,柏拉圖的教導相對蘇格拉底而言,政治意圖更為明顯

三、“德性—行動”的生活理想

亞里士多德是明確地對生活方式進行抽象歸納、分析和概括的古代第一位哲學家。他曾說道,人有三種主要的生活: 最為流行的享樂的生活、公民大會或政治的生活,沉思的生活。在這三種生活形式中,沉思的生活是最高的、最好的生活形態,因為這種生活是 “因其自身之故而被欲求”的,是人類幸福的最高形式。

古希臘哲學生活的意蘊及特質

但是亞里士多德有時又說,沉思的生活是超越人的。 “如果努斯是與人的東西不同的神性的東西,這種生活就是與人的生活不同的神性的生活”。簡言之,這種生活是純思辨性的,或許只有極少數人能夠達到。所以除了沉思生活之外,亞里士多德最推崇的便是政治的生活,這屬於實踐的領域,因為其目的在於德性在共同體的廣泛領域中得以實行。

亞里士多的觀點清楚地表明: 對人來說,最高的善是具有德性的活動。活動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唯有在他的實現活動中才能展現其存在。而對這種活動的研究屬於政治學,在此意義上,政治學顯然是一門實踐科學,其目的不是知識而是人的行為,它的指導理性是實踐理性即明智。對於這樣一門學科,需要有一定的人生積澱和理智洞察力,因而年輕人或道德上稚嫩的人,都不適合學習政治學。

因此,亞里士多德將倫理學或道德哲學視為政治知識的一部分,對人類道德行為和幸福生活方式的研究也就等同於對政治學的研究。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我們有理由認為政治的生活同時也是哲學的生活。

四、“心靜—一體”的生活追求

哲學發展至希臘化時期,社會背景已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但“哲學”表示一種生活方式這一傳統理念並沒有變化,毋寧說,它甚至體現得更為強烈和生動了。希臘化哲學家中的不少人,不僅教授他們的哲學,而且也實行他們的哲學,或是在宮廷裡,充任精神上的顧問,或是在大城市的熙熙攘攘中,吸引大批群眾在自己周圍”。這樣的精神,是繼承了亞里士多德對人類生活之好的重新珍視,也繼承了蘇格拉底對個體靈魂生命的關懷。

古希臘哲學生活的意蘊及特質

希臘化時期的不同哲學流派雖然都認同哲學究其本質而言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實踐這一傳統理念,但是在對於生活方式的基本形態的理解上卻存在很大爭議,甚至相互對立。各派哲學紛紛互相指責其他哲學是壞的生活指導,這幾乎成為理論界的一道風景線。

五、結語

希臘化時期的三大主要學派在對哲學的根本理解上是一致的,因而他們教導的主要策略都在 於試圖改變人們已有的價值觀念,從而使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存在方式得以徹底改變。美好的生活離不開學習思辨,理解自然的真理,也需要一種共同的生活經歷以及相互學習、相互感染,而非僅僅理論上的說教。

透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得出,無論是古典哲學各大家還是希臘化時期的三大主要哲學流派, 無疑都將哲學視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踐行,儘管當時已經有強大的職業化傾向。然而,對於具體的生活形態,古典哲學家以及晚期希臘哲學流派都有各自不同的選擇。

古希臘哲學生活的意蘊及特質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主要突出美德和教化在整個生活方式中的至高作用。政治固然對於人們的生活十分重要,但如果沒有 “哲人”也就沒有良好的政治生態; 對亞里士多德而言,“優良的生活” 的選擇和實行離不開城邦或政治共同體,“人是城邦或政治的動物”突顯出政治 生活的重要意義; 與此相反,希臘化各大哲學流派對現實政治大多失去興趣。

在今天,對古代哲學生活方式的研究至少有兩個方面的現實意義: 一是對於哲學發展至今的現狀的反思及如何理解哲學生活的意蘊; 二是對古代哲學生活的考察對於我們今天的生活形式和價值取向有啟示,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反思古代的哲學生活。

在經歷了後現代主義思潮的洗禮之後,對理性的懷疑,價值多元化,對自我、靈魂及人的內 在本性的消解等等,這些觀念使得我們沒有理由把古代哲學視為可供選擇的一種生活藝術。最為根本的是,在今天的市場經濟環境中,人們很難想象如果不去追逐功名利祿,財富和金錢等外在的東西,還哪有什麼生活可言。

在今天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顯得蒼白無力,甚至被人嘲弄為幼稚愚蠢。我們對哲學本身的理解已經不同古人,對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也許過於平庸。思與行的一致,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統一,這便是古典哲學家生活的境界。其實,這樣的境界並不複雜,只要我們根據個人的心性選擇自己所要的生活,古人的哲學生活智慧在今天未必不可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