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生: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ESG最近成為大家特別關心的一個話題,投資界的大佬沈南鵬說“企業ESG已經成為紅杉做投資決策時候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在共同富裕成為時代主旋律的當下,ESG應該成為企業的一項核心指標,也應該成為企業家的一種內在追求。今天的市場形勢的確已經變了,如果一個企業家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悶聲發大財,這樣的企業不可能走遠。

2021年9月9日ESG這個領域的重磅嘉賓何日生教授在正和島直播間展開了以“善經濟時代,企業ESG的方向和方法”為主題的精彩分享。

本文為何日生在正和島系列直播欄目《一家之言》互動問答精編,內容有刪節,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作 者:何日生 哈佛大學文理學院CAMLab特聘學者、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

主持人:陳為 正和島副總裁、總編輯

編輯:花先聲

來 源:正和島商業洞察

何日生: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01、我們的晚餐來自於人們“自利的動機”

主持人:

很多人都聽過亞當·斯密所說的:“我們的晚餐不是來自於屠夫、釀酒師、麵包師的恩惠,而是來自於他們自利的動機。”西方也有一本傳播很廣的書叫《自私的基因》,就是說人

基因

裡都有自律和自私的一面,這個能改變嗎?

何日生: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中國人也有這樣的哲學。其實人更是有“利他”的因子,人實際上是可以被啟發成為利他的,智人這個族群之所以能夠在這麼多人類祖先裡活下來,就是因為他們懂得互幫互助,甚至像傳說故事所說,他們能夠凝聚更大的族群互助,所以才會締造今天這麼大的一個70幾億人口的情況。

我認為做慈善,做公益是最好的培養利他的方式。做慈善以後,無所求

去付出,你的立場行為可以受到啟發。我們要相信孟子講的人皆是善,佛教也說人都有佛性,這不是在說理論而是我在慈濟將近20年的實踐所得,我看到人們透過慈善工作,會啟發他很多的悲心,見到苦,會開始起悲心。

很多人一開始在慈濟並不是想做慈善,而是被朋友邀請去的,當看到怎麼這麼多苦難人,他的心就開始慈悲,所以我很鼓勵企業家在自己企業裡從自己開始跟企業的員工一起行善。就像印尼金光集團的黃榮年、馬來西亞偉特科技的朱振榮,他們都是透過這樣的

實踐之後,把善和愛帶進公司。

表面上看起來是在為公益事業投入,實際上利他就會利己,你不要只愛員工只照顧他,你要鼓勵他去愛人,最好是企業家能夠帶著員工一起做慈善工作,而且無所求的去付出,這樣利他的心就可以被培養起來。

主持人:

有些朋友關注到共同富裕,何老師可以講講中國臺灣地區在促進社會平衡方面有哪一些舉措,企業在其中起到一些什麼樣的作用?

何日生:

臺灣在1990年經歷了一個很大的富裕,

那時

臺灣引人注目但也開始奢華。臺灣這幾年經濟上分配比較固化,年輕一輩得到的收入跟20年前不相上下,這是臺灣所存在的危機。

當然目前從城市到鄉村,基本富裕還是比較好的,我覺得歸功於政府的政策,因為以前臺灣的房價也很高,一直飆高,房子開始苛重稅,然後政府對房價有一個相對的控制。

我覺得這是臺灣在貧富差距方面的抑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認為是臺灣的公益事業很發達。臺灣從慈濟開始,世展會、紅十字會、家扶,伊甸基金會,臺灣的NGO特別發達,所以民間賑災都是從慈善組織開始的。

以前災難後掃地,掃淤泥的都是志工,後來部隊就加入了,實際上這是民間影響了政府。我們現在

國內

在講第三次分配企業家怎麼做慈善,我認為臺灣在這方面做的還是比較前沿的,也做的比較充分,愛心能夠普及,他就能夠彌補貧貧富差距、階級固化等情況。雖然臺灣的階級固化跟貧富差距問題仍然存在,但有民間的慈善彌補了這部分。

臺灣並不是苛重稅的地方,不像北歐走的是社會民主制度靠苛重稅來抑制貧困,臺灣沒有這樣的機制,民間的力量反而很好的消滅了貧富的問題。

主持人:

慈濟是整個臺灣地區乃至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慈善組織,如果您來總結它的成功原因,您覺得哪幾點是關鍵動因?

何日生:

國內很多公益組織我也比較熟,我在深圳公益學院教了很多年課,也參加了公益慈善領域大大小小的各種活動,我覺得中國大陸很多有志之士或者說高階企業家在做慈善的時候喜歡用模式,相反的,慈濟不講模式,它講心,講心念,講信念。啟發你的悲心、善心,把信念作為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因為模式會改變,比如在尼泊爾賑災是一個模式,在印尼又是另一種模式,在海地是一個模式,在甘肅建水窖又是一個模式。

模式是不一樣的,但啟動善心的時候,你知道服務別人是你生命重要的一個目標,一個使命,這就是信念,那麼你就會用各種方法去解決所面臨的各種狀況。所以我認為信念是慈濟成功的關鍵,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有更好未來的關鍵,也是喬布斯、Patagonia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

再來就是紀律,如果慈濟的團隊去賑災,你不能去做生意,不能去喝酒,在活動中要吃素,但不是要求每個人平時都吃素。紀律強調團進團出,不談政治,不談商業,不能遊玩,非常嚴格,從55年前證嚴法師帶著幾個弟子就這麼嚴格,到現在還是一樣嚴格,所以信念+紀律使得組織龐大之後不會散掉。

慈濟在126個國家和地區有上千萬這樣的志願者,證嚴上人說,「以愛為管理,以戒為制度」。我認為愛和管理是一個信念,就是你愛每一個人,愛每一個

苦難

人,以苦難為道場,見苦知福,付出要感恩,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念。

紀律很強,守住紀律戒律,這雖然是很好的模式,但如果信念不足,或者無法貫穿在每一個投入者的身上,人和人就很容易起衝突,最後就會各走各的路,所以組織就很難永續,很難擴大。

所以我認為慈濟的核心優勢就在:

信念+紀律。

02、如果你看到他不能改變,那就先改變自己

主持人:

有朋友問說看到您身後的書牆了,何老師的藏書非常豐富,想讓你給年輕人推薦一兩本經濟方面的書。

何日生:

經濟方面的書我希望你能夠看我的《善經濟》,因為我的善經濟

教你怎麼賺錢,而是教你怎麼樣從一個信念著手獲得財富,結果不只是物質財富,還有心靈的財富。

我曾讀過一本管理學的書叫《從A到A+》,這個能夠告訴你怎麼樣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達到最好的卓越,我覺得還是不錯的值得你看一看。

彼特·聖吉也是我的朋友之一,我們有過很多的互動,他的《第五項修煉》對組織的領導人來說價值很高,我更希望你讀埃裡希·弗洛姆寫的《愛的藝術》,我認為從心靈出發比較能讓除了學習商業智慧之外,你還能得到一個心靈財富,得到企業人文的締造。

我覺得更好的是另外一本生命哲學的書——證嚴法師的《靜思語》。像當代論語的格局,雖然它不是商業的書,但我認為它對整個企業的智慧會起到比較大的啟發作用,這是我給各位的

書單

建議。雖然不是直接的商業方面的書籍,但是對你的商業智慧、經營管理智慧一定能有很好的提升。

主持人:

如果說有些老闆不願意行善怎麼辦,

這種

可以改變嗎?

何日生:

如果有對的人引導他並且他也願意改變的話,我覺得他就可能被改變。當社會往一個方向傾斜而你要把它扭轉到另一個方向是很難的,怎麼才能夠扭轉呢?就是樹立典範,比如雷鋒這種服務精神,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是雷鋒,但他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標準。同理,我們現在講善企業典範,不管我講比爾·蓋茨、講斯蒂夫·喬布斯、講伊馮·喬伊納德、講黃榮年,還是講偉特科技,他們都是企業典範,它可能是少數,但只有典範才能從一個方向的傾斜逐漸把他們拉到另一個方向。

薩提亞是怎麼成功的?他所接手的微軟是一個搖搖欲墜,風雨飄搖,跌到谷底的微軟,能夠起死回生,一樣是利他和合,以善致富。老子也講,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他講七個善,中國的善不僅是好人,還是智慧的意思。

我覺得智慧其實也跟和合有關,越願意和合,就越能締造更大的企業連線,締造更好的企業人文,所以一個老闆不行善怎麼辦,你先改變自己,你做到他感動,也許他就能跟著你,這是慈濟的經驗,你不能改變別人的時候先改變自己,你要做到別人感動,所以擴大善擴大愛,是我常說的一句話。

如果你看到他不能改變,那你先改變自己,你如果能掌握自己,慢慢自然會有人跟隨你。善不見得是每個人都用善迴應你,可是請你相信,即使你善的時候被人用惡來回應,也依然會有更多的人用善來回應你,最終你將獲得更多的資源。

我舉個真實的例子,印尼一個大企業家,過去只要是能賺錢的事業他都做,後來他進入慈濟以後,把不好的事業都停掉了,我問他說你事業做的更小了還是更大了,他說事業更大了。

因為每個人都相信他,希望能跟他做生意,他們知道他不會欺騙他,他們也知道

他會為夥伴創造更好的利益,知道他不會守不住底線,所以善帶給他更多的資源。當然,這個道路上也許會被一兩個惡所阻撓、所傷害,但請不要忘記,當你善的時候會有更多的人來幫助你,我講的不是所謂的理想和道理,而是我看到的真真正正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

主持人:

何老師之前為我們解析過國際局勢,最近其實有一些企業家會擔心大國博弈會不會走到一個不可控的局面,何老師在這方面有何思考?

何日生:

其實我也是蠻憂心的,政治博弈的確是在爭論中,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思考如何透過我們自己的力量,不管是NGO還是企業去締造彼此的和諧、和解。我其實也在邀請很多大學共同來研究東西方企業文化,讓東西方文化能夠互相欣賞,從瞭解而欣賞,從欣賞而尊重,從尊重而互相學習,互相學習達到共善共榮,這是我付出行動的一個做法。

沒有人能夠真正完全改變這個世界,我們也不要期望某一些突出人士,他們也許能改變世界,也許不能,那時候怎麼辦?與其坐著痛苦批評抱怨沮喪,不如我們自己來締造,雖然個體能力很小,可當更多人加入善、利他的組織中,我覺得這個社會就會慢慢改變。

慈濟給我一個重要的啟發:善可以非常有力量。證嚴法師這樣一位柔弱

比丘尼透過55年的努力,締造了一個龐大的慈善組織。當然它自身還有很多困難,自身還有很多挑戰,還有很多必須要面對的危機,不過總是看到了善聚集力量。

我們今天看大國博弈,憂心忡忡之際我覺得我們可以發揮自己的力量,從企業,從NGO組織,我相信在第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這麼好的背景下,把握住這個機會,不用看其他國家怎麼做,看我們自己可以怎麼做。具體來說我現在是在聯絡國內外幾所著名大學研究善經濟,善治理,希望能夠從這個平臺來擴大西方的學者對我們東方企業家善企業人文的認識。

現在國內在推減碳,碳中和,碳交易,這些典範我認為與其期待別人領導和締造一個這樣的榮景,不如自己投身來做可以做的事情。一個事情往右邊傾斜或往左邊傾斜,你要改變它就要樹立典範。典範雖小,但慢慢就會起一個比較大的作用。

人的歷史都是這樣,少數堅持想法的人最終改變了

多數

。所以不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不夠,你如果一直做下去,特別是凝聚一群人,我相信一定能夠締造一個比較好的社會願景。

03、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希望

主持人:

人想行善,但是發現自己經常會吃虧,包括在環境中受挫,導致行善難以為繼。這個現象該怎麼破解呢?

何日生:

這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我們沒有具體的指標,不過我常聽到這樣的話,我行善受挫了,我該怎麼辦,我認為你繼續找,不要放棄,找需要你的人,需要你幫助的人,那你自然會走出一條路來。

其實我的人生也是碰到這樣那樣的瓶頸,但是我始終堅持能夠往正向去思考和行動,就像我我剛才說的:消滅惡不是去打擊惡、對抗惡,而是擴大善;消滅貧不是打擊富有,而是擴大愛。擴大愛,擴大善,這個社會自然會好。

當這邊有瓶頸,你趕快找更需要被幫助的人去幫助他,別死心眼非得要往那裡鑽,趕快轉過彎,因緣不到先放著,找到好因緣繼續努力,你的心不能放棄。環境能阻礙你,但心不能阻礙自己,你的愛與善,利他的心必須持續才真正能夠找到出路。喬布斯講“那些相信能改變世界的人是那些真正做到改變世界的人”。

主持人:

這評論區有的朋友補充的也挺好,一位網友說“求仁得仁又何怨”,我覺得他這個心態就很好,我欲仁

斯人

至矣,求仁得仁又何怨,這也是對何老師進行一個呼應和補充。

何日生:

希伯來文化中有一句話是“行善的目的是什麼,

就是

善”。行善不是為了得到報酬,行善的目的就是善,你活在善當中,本身就是個福報,這是希伯來人最高的價值,不是我行善老天會賞賜我上帝會賞賜我,而是行善最終的結果目的就是善的本身,就是一個善的人格,一個善的生命的狀態。

這就是證嚴法師講的付出所求,無所求就輕安自在。說你傻說你無所求的,而結果都是自己吃虧?所以,當你是一個利他的人的時候,你會凝結很多人跟你一起,你要相信這股力量。

近代中國著名儒家唐君毅說“在遙遠的地方,一切虔誠終當相遇”,他相信一切虔誠終會相遇,善會牽引善,惡也會引來惡,這是一個必然的生命邏輯。

主持人:

這兒有一個朋友的問題我覺得何老師剛才這句話裡已經包含了答案,他說:你生活在惡人中怎麼行善,這個是不是也要關照自我?

何日生:

孔子說“擇不處仁,焉得知”,你還是要找到有仁德的地方才好,孟母三遷不是沒有道理的,你如果處在一個都是惡人的地方自己又不能行惡,這很難。因為你沒辦法挽救也無法去扭轉這個局面,你硬在那裡恐怕也會對自己折損。

孔子這句話很重要,也就是說你在行業裡邊,或者你在周遭裡邊你認為都是不好的人,一方面可能是你的態度,你自己的原因。泰戈爾有一首詩“不要把自己歪斜的對世界,讓世界來反對你”,你先自省,我是不是歪著在對世界,你感覺世界反對,也許是你自己歪斜而不是世界歪斜,這是第一個你要反思。

如果你沒看錯,你是正的,世界是歪斜的,環境是歪斜的,那你就換環境。因為你沒有能力改變它,但你可以先改變自己,所以“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從家庭的建構、行業的選擇、上班地點這些都是,善知識很重要。

主持人:

善良是一種選擇,是一種自我選擇的處事態度,也包括對環境的選擇。何老師對兩岸的NGO的發展都有相當程度的瞭解,這兒有朋友問說:共同富裕提出來之後,他一些做公益的朋友就覺得春天來了,因為好時候到了。但他們又擔心會有一些環境的制約,很難堅持下去,何老師怎麼看這個問題?

何日生:

我覺得環境永遠是會制約你的,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我們的成功,總是得創新的。慈濟在126個國家地區做慈善到處都碰到困難,善門難開,好事多磨,這是一個慈善的長輩常說的。

其實是真的,我到尼泊爾賑災也非常辛苦,那裡的官員個個都是一樣辛苦,所以碰到艱難的環境時,要強化信念。不是有希望才堅持,是堅持才有希望,這句話是根深蒂固的大道理,也是一個慈濟做慈善的師姊照顧貧苦戶悟出來的,堅持他才會改變,而不是他會改變才堅持。

我們生命人生也是這樣,就是說你堅持信念,碰到阻礙就繞個路走,就創新,沒有創新是沒有公益事業的,處處要創新,但信念不能改變,你要有為苦難人、為貧苦人、為社會的公益而努力的信念,你要問自己堅不堅定,不堅定的人生本來就難,本來就各種的難。當現實有困難我認為你首先要強化信念,然後你要尋求新的創新來突破這個困難。因為這個問題比較抽象,所以我也是抽象的回答,這句話也許我們可以共同勉勵“不是有希望才堅持,是堅持才有希望”。

主持人:

大道至簡,這句話非常值得反覆琢磨體會,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希望。這還有朋友問:王健林說先賺錢後行善對嗎?

何日生:

我沒有這樣的主張,我認為要以善致富。破壞環境造成社會的一系列問題再來彌補它,這永遠是不足的,這就是為什麼研究慈善經濟的源頭就是善。

如果過去的環境不得不這樣,那我認為我們這一代沒有理由再去重複這樣的做法,我們要知道ESG的重要性,知道碳中和的重要性,知道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知道企業倫理、企業人文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一開始就要做對,動機的善很重要,是手段的善才會帶來結果的善,這是我在《善經濟》特別描述的三種善的層次,動機的善,利他,手段的善,和合,結果的善是邁向共榮共生的。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到“賺錢不會帶來幸福,反而會背離幸福”,你看很多人富有以後,關係都搞壞了。幸福是要透過愛的關係建立,要參與公共福利的事務,謹守某些道德的行為,上升到哲學反思。王陽明所講的“內聖外王”,我們當代企業家應該有這樣的願景跟使命,不用學別人怎麼成功,就像喬布斯所講的:他們不會比你聰明,你不需要聽他們告訴你怎麼做,只有你自己真正知道該怎麼做。

我認為把ESG擺在前面,把善、利他、和合放在前面的才是真正成功企業家的典範。不要為成功而成功星嘔,成功者不見得做得是對的事情。我對線淨爬宗教有一些瞭解,“惡繼序調人得勢你不要嫉妒他”,這是希伯來的聖經所講,惡人得勢,你不要跟隨他也不要嫉妒他,更不要變得跟他一樣。看到不好的典範我們要警惕,自己要建立對的典範,哪怕不好的典範多麼成功,都不跟隨。

主持人:

亞馬遜的貝索斯說,善良比聰明更重要,我們也體會到善良是一種選擇,它其實本質上也是一種能力。我再問何老師一個比較大的話題。我們有時候看到一些社會企業,他的意識很充分但是在經營上卻做的一般,包括有些企業家境界很高,但他的功夫沒那麼到位,就像王陽明講的貴在知行合一,對人也好,對企業也好,怎麼樣能做到道術合一跟知行合一?

何日生:

你問到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一個人空有理想做不到,當然談不上內聖外王,也談不上所謂的知行合一。有良好動機的人可能做法是不對的,所以永遠達不到成果。我覺得當理想跟現實有差距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是諮詢,去跟別人學習。

有一句話很有啟發:“我一開始做生意的時候不是一個商人,但我儘量學習做一個好的商人”。專業就是要不斷的去閱讀,去理解。比爾·蓋茨在自傳中也講,他每一個假期都會帶好多本書,儘量去吸取知識。他在書中看到很多企業會垮掉就是缺少現金,所以他大量的放現金,每次緊急或者經濟不好的時候他都能度過。

人在經驗中熟悉,當你發覺自己美好的動機老做不到的時候,我認為大量的學習、諮詢更多這個專業裡的人很重要。

美好的理想老做不到怎麼辦,我認為協同很重要,協同治理變成現在一個很重要的機制,上中下游的協同,跨領域的協同,垂直跟平行的協同。政府,民間,NGO,企業,學界,不同的領域都協同在一起來解決個別問題,解決個人企業的問題,也解決共同社會跟經濟所面臨的大問題,這是結構性的。

善平臺創造善知識,善知識創造善資本。這不是個人努力就能達到的,應該樹立構建好的共善平臺,讓不同的人在這裡都能夠獲得理想的資源。雖然現在看這條路還是頗為孤單,但德不孤,必有鄰,一定會有更多的人一起來共建這條道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