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那些事兒

一個朋友體檢的時候發現有膽囊息肉,直徑0。4釐米,已經有三年時間了,要不要手術?如果不做手術,平時該注意什麼?我們今天來談談這個問題。

膽囊息肉是體檢時非常常見的問題。我沒用疾病這個詞,因為在我看來,絕大多數膽囊息肉都不算病,都不需要手術。

膽囊息肉那些事兒

圖片來源於網路

近年來,膽囊息肉逐漸為人們所知。不是因為這病發病率高了,而是因為人們健康意識增強,體檢多了,B超應用得到了普及。

B超是診斷膽囊息肉最經濟和最有診斷意義的檢查手段

。在B超沒有普及的年代,膽囊息肉的發現率很低。

以前,在很多屍體解剖中,都發現了膽囊息肉。也就是說,很多人的膽囊息肉,到死都沒有被發現,也沒有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膽囊息肉那些事兒

圖片來源於網路

得了膽囊息肉該怎麼辦?要不要手術?

(此處已新增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膽囊息肉需要手術切除有兩大類情況:一是患膽囊息肉伴有嚴重的膽囊炎症狀,膽囊炎反覆發作,這種情況無論息肉有沒有,息肉多大,都需要手術。二是懷疑膽囊息肉已經癌變或者為了預防將來有可能發生的癌變。除外這兩大需要手術的情況,其他的膽囊息肉都不需要手術治療

不需要手術治療的膽囊息肉,可以定期複查B超

。這種定期可以是三個月到六個月甚至一年之間,不心疼B超的錢的話,完全可以多查幾次,心痛錢,可以少查幾次,沒什麼本質區別。

膽囊息肉的外科處理主要涉及到對膽囊息肉良惡性的判定,從而做到早期發現惡性病變及癌前病變,早期手術切除

@快問中醫

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及手術指徵

(1)膽囊息肉的大小:現在大部分學者已認為膽囊息肉的大小與其良惡性有關

膽囊息肉直徑<10mm,絕大多數為良性病變,且可以保持許多年不發生變化。所以膽囊息肉如果小於1釐米,不需要馬上手術,只需要觀察,如果有增長,再考慮手術。大於1.2釐米直徑的的膽囊息肉,提示容易發生惡性病變,但不是每個息肉都會癌變,為了慎重起見,需要手術切除。

(2)年齡大小。

膽囊息肉患者,膽囊腺瘤及膽囊癌的平均年齡明顯要比非腫瘤息肉性患者要大。也就是說,十多歲,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患有膽囊息肉的,先不考慮會有癌變,不考慮手術。除非有很充分的證據表明可能有癌變。

(3)息肉的數目形態:

單發、廣基(息肉的底部比較寬)的息肉易癌變。膽囊息肉的惡性病變傾向發生在年齡大(一般在40歲以上),單發,大的膽囊息肉,這種情況,考慮手術。多發的小息肉,往往是膽固醇息肉比較多,不需要手術。

(4)合併膽囊結石

。膽囊癌與膽囊結石之間的關係已比較明確,結石的長期刺激膽囊黏膜可促使膽囊上皮細胞增生而引發癌變。因此結石存在增加膽囊息肉癌變危險性。這種情況的息肉,無論大小,都需要手術。

綜合以上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

對於年輕的膽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徑小(以10mm為界)又完全沒有症狀,那麼就完全沒有必要手術;對於年輕的膽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徑小且僅有消化不良症狀(腹脹、噯氣等),可以保守治療。而具有明顯膽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膽結石,行膽囊切除;對於息肉直徑>10mm,又具有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患者,應及早行膽囊切除。而對於息肉直徑<10mm,並且不具有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患者,可以觀察,定期行超聲探查。我認為35歲以下,可以認為是年輕的概念。

膽囊具有濃縮和貯存膽汁的作用。還有功能的膽囊切除後腸肝迴圈和脂質代謝的變化,不能完全代償恢復。現已發現膽囊具有某些免疫功能,切除後對人體的長遠影響值得研究。膽囊切除後大腸癌、膽總管結石的發病率升高和許多以前沒有注意的亞健康狀態等,都讓醫生在切除膽囊前要慎重。但是隻要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該手術的膽囊息肉,還是要手術。

膽囊息肉的手術,目前傾向於LC(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如果術中發現有癌變,必要時候需要行開腹膽囊癌的根治性手術。

關注

@橘皮半夏

醫生,關注您們的健康!歡迎大家評論留言轉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