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素來享有“四時之藥”美譽,究竟好在何處,中醫告訴你答案

茯苓,又名茯菟,

自古至今被醫道兩家高度重視,享有“四時之藥”的美譽。《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說的就是茯苓。

“四時之藥”究竟好在何處?

1、利水消腫

茯苓的

祛溼

功效之所以名揚天下,相傳還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功勞。據說成吉思汗帶軍出征中原,恰逢陰雨時節,連下數月,很多將士患上“水溼證”,不得已撤兵之際,軍中幾個染病士兵竟然痊癒了。問之為何,答曰偶食茯苓。聞言,成吉思汗喜出望外,遂命人即刻前去購買,戰士們吃完果真痊癒,並一鼓作氣拿下此戰。

茯苓素來享有“四時之藥”美譽,究竟好在何處,中醫告訴你答案

茯苓性味甘平,它可以有效促進體內水液的運轉,無論寒溼還是溼熱,服用茯苓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對於水溼停滯、小便不暢,雙腿水腫的病人,效果更明顯。此外,茯苓對腎病患者來說,有正向積極的作用,因而許多腎病方中多有茯苓。

2、健脾止瀉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曾在其著作《柳宗元集》記述了這樣一個趣事。某天自己患病,腹脹痞滿,心慌心悸。大夫告訴他,只需一味茯苓清水煎服即可痊癒,他便連忙買來茯苓煎服,結果病情竟然更重了。於是提上茯苓急衝衝前去找大夫理論,大夫只看一眼便說:你買的是芋頭,不是茯苓。柳宗元羞愧難當,回到家大筆一揮,寫了一篇《辨茯神文並序》,以警示世人。

茯苓素來享有“四時之藥”美譽,究竟好在何處,中醫告訴你答案

茯苓入脾經、心經、腎經,具有健脾止瀉、補益心脾的功效。現代醫學也曾對茯苓進行檢測研究,發現它含有的一些有效成分對脾胃(胃潰瘍等)有保護和治療的作用。茯苓

尤其擅長於治療脾虛、溼盛所導致的腹部不適症狀。

3、寧心安神

茯苓也常被用於改善心脾兩虛、氣血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心悸心慌、失眠多夢、健忘等症狀;

茯苓各部位的功效

1、赤茯苓

——茯苓皮層下的位置稱為赤茯苓,食之有效緩解腹瀉症狀。

2、茯神

——帶有松根的白色部位稱為茯神,食之可以養心安神抗焦慮。

3、白茯苓

——

茯苓菌核內部的白色部位稱為白茯苓,食之可安神養心,健脾和胃,滲利水溼。

4、茯苓皮

——利水消腫

請大家注意,尿頻尿急、陰虛火旺、口乾舌燥的人群,不建議食用。

茯苓食療

茯苓是一味具有千年歷史藥食同源的藥材,不僅可以入藥,還能與各種食材配伍,做成各種食療方,可輔助改善不同病症。

1、茯苓薏仁山楂飲

原料——薏苡仁、茯苓、山楂片適量

製法——將以上三味洗淨入鍋,加適量水,文火煮成粥即可。

功效——

健脾滲溼,寧心安神

2、茯苓荷葉茶

原料——茯苓、荷葉各適量

製法——煮水喝

功效——利水滲溼、健脾寧心、清熱通絡

2、菊花茯苓茶

原料——茯苓、菊花各適量

製法——10分鐘左右煮至沸騰即可

功效——

寧心安神,益氣健脾

3、茯苓霜

製法——新鮮茯苓去皮,磨漿,曬成白粉,白如霜而細膩。

功效——同茯苓的功效

茯苓素來享有“四時之藥”美譽,究竟好在何處,中醫告訴你答案

我是@全科醫生林浩帶你瞭解更多健康知識#健康解密##養生##健康養生##飲食健康##健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