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明明有熱,為何卻總是畏寒怕冷?

總是上火,身體燥熱,失眠多夢,煩躁不安,會自認為內熱,吃一些涼東西舒服些,甚至喝點綠豆粥有的會好轉,為何醫生給了滋陰清熱的藥,身體總是不能康復呢?

怎麼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寒還是熱?一個自相矛盾的概念怎麼就總是搞顛倒呢?可是,讓人迷惑的是,同樣一個病人,你找寒涼派劉元素看和找火神派鄭欽安看,可能用藥上是冰火兩重天,一個用涼藥,一個用熱藥,奇怪的是病都會好,那你說你是熱還是寒?

體內明明有熱,為何卻總是畏寒怕冷?

本身這個問題在中醫界內部都存在極大的爭議,有的中醫看病總覺得病人內熱,總是用涼藥,有的中醫總覺得病人體寒,總是用熱藥。對這個問題,我一度也十分的迷惑,這怎麼矛盾起來了,到底聽誰的?聽仲景的!

陰陽是平衡的,世間萬物陰陽失衡就會離散,我自己的理解:把陰陽先分為,正向的陰陽和負向的陰陽,正向的陰陽和合是正氣,負向的陰陽和合是邪氣,這樣就好區分了。也很好理解寒涼派,火神派這兩個明顯對立的理論,

體內明明有熱,為何卻總是畏寒怕冷?

正向陰陽和合則正氣足,人體是春風和煦的,不偏於熱也不偏於寒,而邪氣即便在陰陽和合的狀態,對人體的正氣還是處於消耗狀態,當人體正氣恢復的話,則邪氣的陰陽和合狀態就被打破,邪氣就會離散,離散的狀態既有熱也會有寒,表現的強弱不同罷了,邪熱出來多則熱,寒邪出來多則寒,清熱或者驅寒都沒有問題,所以,劉元素和鄭欽安都在中醫歷史中赫赫有名。

那麼,後世中醫這樣用為何就不行了呢?或者效果達不到老師的水平了呢?一個派別的形成,總會強調自己特色的東西,過度地強調自己的特色,就會失去醫學的本源,劉元素不用附子嗎?老先生用附子用得留熟,鄭欽安不用涼藥嗎?一樣的用。中醫派別基本都起源於仲景,華佗一派因為傳承的問題,理論基礎丟失,導致很多東西失傳。從根源上找就不會有矛盾,寒涼派 火神派都起源於仲景學說。

所以,派別之爭是無意義的,補土派李東垣和補腎派張介賓同樣是沒有爭論的意義的,入手的角度不一樣。那麼,回頭再看寒熱之爭論,仲景是如何處理的,仲景是寒熱藥並用,沒任何違和感,仲景略偏於熱藥,溫熱藥多於寒涼藥。

體內明明有熱,為何卻總是畏寒怕冷?

再回到前面的解釋,身體有狀況,一定是有邪氣,邪氣無論是寒還是熱,正氣是不是都會受到損失?正氣不足是不是需要考慮溫熱藥多些?有的說了,那正氣虛,需要滋陰啊?不錯,正氣也是需要陰陽和合,那麼,你在滋陰的時候,是否考慮到了你補的這個陰是需要陽氣抓住他的吧?仲景用滋陰的藥是不是會同時加溫熱的藥?

如果人體受邪表現出來的都是熱證,比如瘟病,此時當然需要先解決這個溫熱的問題,但是如果人體已經虛弱,不僅僅後續需要補足陽之不足,甚至,有的病例需要在解決溫熱的同時,既要補陽。這在最近的瘟病治療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瘟病忌用大熱之藥,這是瘟病大家的定論,可是,實際臨床發現,一旦病人出現虛弱症狀,仍然需要附子這些熱藥,以補足病人正氣之不足。只是在用解熱藥的同時使用。

正常人都會有些小毛病,平時並不會有什麼大的反應,這時候正邪雙方都是陰陽和合的,也就是邪氣陰陽並沒有處於離散的狀態。黃帝內經說的治未病,實際上就是指這種情況,而一旦用對藥,正氣就會加強,平衡狀態就被打破,邪氣一方陰陽開始分離,這時候病人開始表現出病了,你再根據寒熱分離的狀態考慮用熱藥還是涼藥。

體內明明有熱,為何卻總是畏寒怕冷?

實際上人體當下狀態健康與否並不代表一個人的真實健康狀態,一些癌症,到了醫院檢查的時候,才被發現,有的一發現就是中晚期,實際上就是當時的狀態處於正邪的平衡狀態,疾病沒有表現出來。

但這種平衡是一種偽平衡狀態,你仔細觀察你的身體的話,一定有很多訊號,是完全可以察覺的。很多時候是因為病人不把一些輕微的症狀當回事,能忍則忍造成的後果。

體內明明有熱,為何卻總是畏寒怕冷?

那麼,回到題目要找的問題,身體已經覺得內熱,是寒還是熱呢?那一定有熱,也一定有寒。虛熱的病人一樣是正氣不足,虛熱需要考慮滋陰的問題,但往往虛不受補,這個後面寫文章專門論述,這裡暫且不表。就來說說,你是清熱還是驅寒?

命題看似對立,實際上是統一的,清熱和驅寒的最終目的都是讓正氣恢復,表現的熱多則先清熱,寒多則先驅寒,不要一條道走到黑,陰陽是隨時在變化的,你把邪熱清掉了,寒氣失去邪熱的力量,則寒氣自動離散,你驅寒,則寒去熱自然留不住。

在你選擇清熱或者驅寒的時候,正氣恢復的速度決定了你的治療效果,正氣如果恢復速度跟不上,則邪氣的陰陽就不會發生離散,不發生離散,你清熱驅寒都無法打破這種平衡狀態,所以,治療的第一部,是讓邪氣發生離散。也就是讓身體發生自主排異的反應,又回到了郭生白的理論對不對?

還有一種治療方法是用寒遠寒,用熱遠熱,就是寒因寒用,熱因熱用,治療的奧妙有很多,需要徹底理解清楚,每一隻能夠方法都會發揮出獨特的療效。也證明了以上分析在臨床上是可以驗證的。熱證也可以用熱藥,寒症也可以用寒藥,這個原理中醫大學課本上的解釋有點錯誤,並不是真熱假寒,或者真寒假熱的原理,是確實寒症,但寒症裡有一些熱證,我先用藥把這一點熱去掉,起到以小博大的作用。和張錫純用陽和湯的原理一樣——解實症裡面的虛症,已達到解決實症的目的。

體內明明有熱,為何卻總是畏寒怕冷?

我已經盡最大努力想把這個問題寫明白,奈何文字功夫有限,大家如果看不明白就多看幾遍吧,很抱歉。

最後把李中梓《醫宗必讀》中的這句話放在這裡: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無汗不發汗,有熱莫攻熱,喘生毋耗氣,精遺勿澀洩,明得箇中趣,方是醫中傑。

別人短短一句話,就抓住了問題要害,文字功夫我輩望塵莫及!

體內明明有熱,為何卻總是畏寒怕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