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騰的起源是什麼?龍圖騰的形成是怎麼回事?龍圖騰有什麼作用?

龍在中國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雖然從來沒有人見過這種生物,但龍卻已被人們視為是“神聖”、“高貴”、“吉祥”的文化代表。甚至於我們常自詡自己是“龍的傳人”,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不乏龍的影子,是因為龍伴隨著中國歷史的起源開始便一直存在了。

迄今8000年到7500年以前的興隆窪文化中期,便已經出現過最早的中國龍形象。在早期社會生產力低下,生存環境嚴酷的情況下,還不能獨立的支配自然力,因此人們對自然界充滿了幻想,最終演化成為了圖騰。

龍圖騰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古伏羲時代。而對於龍具體的形象,一直是自古以來爭論不休的話題,《說文解字》解釋是:“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這便是歷史上“龍”的由來,但如果假定龍這種古傳說的生物是真實存在的,那麼關於龍的來歷一般也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就是由龍族的祖先生下的龍子,也就是自然孕育而來,這一類的龍是最為高貴的,不僅法力無窮,而且還能掌管一方的風雨。

第二種就是有靈性的蛇,在修煉千百年之後化為蛟,然後在歷經千百劫難最後化為龍,這種龍地位上雖然無法和龍族天生的龍相提並論,但戰鬥力卻極強。

第三種龍則是由鯉魚化的龍,在中國古傳說中“鯉魚跳龍門”一躍成為了龍,但這種龍無論實力和地位都是最低的。

很多人可能會想,鯉魚和蛇不都是經歷了重重的困難,然後才化為龍的嗎?為何鯉魚化的龍就是比不上蛇化的龍呢?關於這一點就要從他們的修行方式上來看了。

《蠕範·物體》:“鯉……黃者每歲季春逆流登龍門山,天火自後燒其尾,則化為龍。”意思是說,每年春天的時候,都會有龍逆著河流拉力登龍門山,它們用天火燒斷了自己的尾巴,就變成一條龍了。這也太簡單了吧?壁虎天天斷尾巴咋沒變成龍呢?

還有一個傳說是源自於大禹,話說大禹治水的時候,他向天下招募能夠管理黃河之水的賢才。東海的金背鯉魚、白肚鯉魚和灰眼鯉魚響應了大禹的召喚,從東海沿著黃河向龍門游過去,經歷了重重困難終於到了龍門,為了越過這最後一道關卡,它們以彼此的身體為踏板,最後讓金背鯉魚越過了龍門,大禹為它們的精神所感動,在金背鯉魚的頭上一點,從此金背鯉魚就變成了一隻黃金龍。

而蛇化龍和鯉魚化龍比起來就要難太多了,它們往往要經過千年萬年的修煉才能化為一條龍,從最開始的“虺”修煉五百年成“蛟”,再由“蛟”修煉千年成“角龍”,再經過千年的艱苦修行才能成“應龍”,此時才能算是真龍,修行道路上的任何一個困難都能讓它們萬劫不復,因此蛇化龍地位才會遠遠高於鯉魚,戰鬥力更是龍族中最頂尖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