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這座深山裡的村寨,名聲雖不顯,卻足以跟翁丁佤族古寨媲美

阿者科村,一個如果不是因為出現在高考試卷中,幾乎沒有多少人知道的村子,這個不知名的秘境甚至沒有人會去特意尋找它,因為它甚至是太偏遠了,太隱蔽了,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它也充滿著一種未知的魅力,讓人一旦知曉,便迫不及待地想去一窺究竟,想去一探秘密,這裡是一處遊客稀少的少數民族村寨,也是紅河哈尼梯田中申遺的五個村寨之一。

雲南這座深山裡的村寨,名聲雖不顯,卻足以跟翁丁佤族古寨媲美

阿者科村地處紅河州元陽縣的山區裡,坐落於哈尼梯田的核心區域,位於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上,是哈尼族居住的古村落,保留著原汁原味,是目前儲存最完整的哈尼族村寨。阿者科在漢語中的意思是最旺盛吉祥的一個小地方,千百年來哈尼族人世代居住在此,山中常年雲霧瀰漫,村寨依山而建,村寨上方為樹林,下方是哈尼族人開墾的梯田,他們就在這裡過著自耕自足的生活。

雲南這座深山裡的村寨,名聲雖不顯,卻足以跟翁丁佤族古寨媲美

相傳在遠古時期,哈尼族人居住的都是山洞,山體海拔高,道路陡峭,出門勞作非常不便,後來哈尼族人遷徙到一個叫惹羅的地方,看到山上生長著大朵大朵的蘑菇,不怕風吹雨打,螞蟻、小蟲還會在蘑菇下方築巢、棲息,於是哈尼族人比照著蘑菇的樣子蓋起了蘑菇房。阿者科便是由一幢幢蘑菇房組成的,沒有院落,都是單棟建築,錯落有致。牆體材料為土石,在土掌房上方用稻草覆蓋了一個四坡頂,坡度較緩,約45度,使得整個房屋看起來像蘑菇一樣。

雲南這座深山裡的村寨,名聲雖不顯,卻足以跟翁丁佤族古寨媲美

地勢險峻,缺少平地,平頂房較為普遍,一般分為兩到三層,底層是圈養牲畜、擺放農具用品,第二層是日常生活起居之用,頂層是糧倉,在第二層會延伸出一個曬臺,也可以是鄰里之間相互往來的空間。在第二層起居室中,一般都會建有一個火塘,哈尼族人會在這裡生活、做飯、取暖,屋子內的樑柱長年累月被燻上一層黑釉。屋內的炭火抵禦了高山地區的潮溼陰冷,讓蘑菇房得以佇立百年之久。當然,現在他們也大多在村子旁邊住上了水泥房。

雲南這座深山裡的村寨,名聲雖不顯,卻足以跟翁丁佤族古寨媲美

村內的生活、生產用水都是來自於山上的山泉水,村內的水利系統,利用山坡的落差,將水引到每棟房屋旁,村寨內的水車、碾坊碾碎了紅米,製作成一種細膩彈牙的紅米線,這是當地的特產。村寨下方是觀景臺,也是觀賞哈尼族梯田的最佳觀景點,每年12月到3月,梯田就會開始灌水養田,每一季梯田都有不同的顏色。在阿者科有個傳說,如果能有幸看到在梯田中倒映出的1000個月亮,就能實現自己最美好的願望。

雲南這座深山裡的村寨,名聲雖不顯,卻足以跟翁丁佤族古寨媲美

雲南這座深山裡的村寨,名聲雖不顯,卻足以跟翁丁佤族古寨媲美

阿者科民風淳樸,村內居民信奉萬物有靈,把流經的山泉水叫神水,把樹木叫神樹,而每年豐收的稻穀則用來祭祀樹林、神明,祈求明年的風調雨順。目前儲存著豐富的傳統節日和民俗習慣,最隆重的節日是以祭祀為主的昂瑪突、砣扎扎。其實下像這種古老的村落,雲南特別多,但是完整儲存下來的卻特別少,就好像翁丁佤族古寨,雖然被譽為是“ 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但最後千年歷史不也被小孩子的一把火給燒成了灰燼。

雲南這座深山裡的村寨,名聲雖不顯,卻足以跟翁丁佤族古寨媲美

雲南這座深山裡的村寨,名聲雖不顯,卻足以跟翁丁佤族古寨媲美

阿者科其實現代化的工具也有不少,民宿客棧當然也是有的,但是村內依然保留著用馬運輸物品,用揹簍背東西的運輸方式。就連稻穀的豐收,都是經過人工收穫的。村民的衣服是有自己手工縫製的,做飯用地鍋、木柴,保留著原始自然的生活習慣。就連電影《無問東西》曾在這裡拍攝外景,旅遊莫過於是享受一種愜意的快感和輕鬆的步調,而這兩種在阿者科便能實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