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智人生 | 讀《莊子》:焦慮,你躲過了嗎?

愛智人生 | 讀《莊子》:焦慮,你躲過了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是許巍的歌,高曉松填詞、譜曲。很多人喜歡之餘也調侃這句話,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未來更多的苟且。”苟且就是焦慮於現在,妥協於現在,埋頭走路,無力看天。我們太多時間沉浸在手機中,瀏覽各種資訊,看各種帖子,玩各種遊戲,贊各種朋友圈,實際上,那都是虛的東西,與自己的身心沒有多大的關係。一位社會學家說過,我們每天處理的百分之九十的資訊都與我們毫無關係。南郭子綦的“吾喪我”,不是無我,恰恰是要把真我找回來,我們要熟悉莊子這種反向的思維方式。

《老子》第十五章說:“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誰能在動盪中安靜下來,像水一樣慢慢變清澈?誰能在長久的安寧中慢慢生動起來?只有靜下來,才能動起來。只有虛空下來,才能再次填滿。而日常我們的狀態是什麼樣呢?與莊子描述的非常像,莊子說得非常形象:“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日以心鬥。”(《齊物論》)非常形象,非常準確,穿越時空,振聾發聵。他說,我們睡覺的時候靈魂都在交戰,醒來的時候各種感官張開,就開始與外物廝殺,心就開始計算、謀劃、鬥爭了。雖千年而下,今天不也是如此嗎?我們開頭說過,我們做的大多數的夢可能都與焦慮有關。觀察人類的實驗顯示,焦慮夢十分常見,其功能可能是要警告我們提防危險。焦慮夢提醒做夢者警惕、做準備、產生動機,與我們醒時經歷的焦慮功能一樣。夢中引起焦慮的景況通常是在現實生活中會引發焦慮的事。比如你有重要的考試或重要會議、演講,你覺得自己的準備不足,結果就夢見進入考場、走上講臺。這種典型的“考試”夢或“當眾忘詞”夢,都有很清楚的動機功能。

陳鼓應先生課上曾現身說法,說他的焦慮。陳先生已經84歲高齡了,他師從著名哲學家方東美、殷海光,是享譽國際的道家文化學者。他撰寫的《老子註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已行銷四十餘年,成為人們研習老莊的經典讀本。陳先生給我們上《莊子》課的時候,一講到這裡就有很多感觸。至今還能記得他說“與接為構,日以心鬥”時那種終於鬆了一口氣的感覺。他說他在年輕的時候,整天與人打筆仗,對方發一篇,自己回一篇,熱血沸騰。可回完了,自己常常就累倒了。口筆之勝,背後是心氣鬥爭,身心不調,也就是後面《人間世》中說的“陰陽之患”,這是迫不得已的勾心鬥角,不為什麼利益,純粹是為了觀點上的爭論。今天這樣的口水仗更劇烈了,因為不需要發表在報刊上,直接發表在網上,真刀真槍的,一來一回,速度很快。

大家看崔永元與方舟子,以及後來與很多大佬的口水仗,比如之前崔永元在微博上連番更文,牽出“陰陽合同”“偷稅漏稅”等話題,真讓人看著揪心。崔永元在接受魯豫訪問時說,他打字還很慢,上廁所的時候都在打字,一一回應。當然他帶來的是我們對轉基因、偷稅等很多問題的關注,是有莫大功勞的。我們只是談論這樣的辯論方式,它代表現代人的心理狀況。即使我們不與名人辯論,也與身邊的人、群裡的人在辯論,一言不合就退群,晚上回去便做噩夢,就是這個狀況。所以,莊子反思了,如果你先靜下來了,有定力了,真理就在那兒,你講你的,不需要解釋,不需要辯論。這需要很高的修為。

辯論是今天常見的形式,比如說很多人都看一檔節目《奇葩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特別鮮明的辯論風格,咆哮辯、傲嬌辯、萌辯、柔情辯、花辯……莊子早就把它解構了。莊子描述了各種辯論的場景,每個人的神態,非常逼真,他說:“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辯論的人,有的人氣焰猛烈,有的人枝枝蔓蔓。他們有的心寬,有的深沉,有的嚴謹。對小的恐懼惴惴不安,對大的恐懼萬分沮喪。他們發言時如同射箭,發言尖巧而生出是非;他們不發言時如同盟誓,在緘默中等待取勝的機會;他們衰頹時如同秋天的肅殺,他們沉溺於有為之中,無法再使他們恢復生氣。他們有時喜悅,有時嗔怒,有時悲號,有時快樂,有時臆想,有時嗟嘆,有時反覆,有時不動,有時輕浮,有時奢華,有時縱情,有時妖冶。

這個場面大家一定熟悉。每個人的口才、胸襟不同,但都想贏,這關係到自己的虛榮心與自尊心。每一句話的背後都有情緒,辯論就是一場情緒的燃燒,根本無關乎輸贏。佛教中把這個叫“五陰熾盛”苦,記載在《法苑珠林·八苦部》中,是人生八苦之一。

論的目的不是學習知識,不是明理,而是贏。辯論就是為了贏。比如當下還有那麼一群人,他們被稱為“槓精”,是指抬槓成癮的一個群體。不管別人說的是什麼,先反駁挑刺,為了反對而反對,透過反駁別人來凸顯自己的優越感,行走江湖總會碰到幾個。“槓精”老是抬槓,或許這樣他們才能夠刷足自己的存在感。而真理是不需要辯的,理解的人自然理解,不理解的人只能慢慢去理解,不能強迫別人理解。

真理解了就不需要辯。孔子不言性與天道,為什麼?性與天道就在那兒,理解的人就去踐行了。這就是老子說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老子·第四十一章》)。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述而》)孔子拿天做比喻,天什麼也不說,四季輪迴,萬物生長。老子、莊子,也都主張不言。莊子《則陽》篇說:“言而足,則終日言而盡道;言而不足,則終日言而盡物。”就是說,如果你說話靠譜,每句話都在道上;如果你說話不靠譜,說了一天也都如糞土。

可見,沒有必要在辯論上浪費情緒。之後我們會講到,辯論根本沒有勝負可言,因為勝負都是有標準的,標準是人定的,沒有絕對公正的、毫無偏見的第三方可以證明誰更有道理。

演員週一圍曾在《幻樂之城》節目中演了一個戴著面具的人,非常有意思。他還沒有見導演,就丟擲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是應該特立獨行,還是應該泯然眾生?”就是你從眾,還是不從眾?特立獨行敢不敢?要付出什麼代價?有沒有必要?這涉及一系列的人生哲學的問題。週一圍是個非常善於思考、有深度的演員,我很喜歡。在這個節目中,公交車上都是戴面具的人,辦公室裡都是戴面具的人,他們都不快樂,對別人沒有真正的關心,很冷漠,沒心思迴應別人。我們就是那其中的一員。最後,他們在孩子面前卸下了面具。

可能只有還沒上學的孩子是不戴面具的,我們可能也只有在孩子面前才會摘下面具。是週一圍的面具,也是我們的面具。我們都戴著面具,哪怕在家,哪怕一個人時都不是最真實的,都被社會層層塑造過了。不同的地方只在於你戴的面具有幾層。而裝得時間久了,我們就連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也不知道了。面具戴太久,就會長到臉上,再想揭下來,除非傷筋動骨扒皮。莊子說:“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齊物論》)人的外形會改變的,但心為什麼也變了?莊子認為,這是最大的悲哀。

心被外物牽扯、撕扯,這是現代性的特徵。卡夫卡、加繆等人都有描述。卡夫卡《變形記》描寫人一覺醒來變成大甲蟲了,這個觸目驚心,就是人的異化,人找不到自己了,和甲蟲沒有兩樣。加繆的《局外人》也是如此,人漸漸找不到自己了。我曾經去做過心理諮詢,才發現原來這個角落有那麼多人在痛苦地找自己,找破碎以前的、整合以後的自己。這是與心理醫生交流時,心理醫生告訴我的:有很多成功的大導演、畫家等來他這裡諮詢,他們很迷茫,不知道怎樣活。

很多人成功的代價都是放棄自我,直到成功以後想回頭尋找自我時,卻再也找不到了。

所以,莊子這段講忘我的靜坐,是為了把自己找回來。回到人人都不一樣的狀態。契訶夫有一篇小說《裝在套子裡的人》,非常形象,也可以說是《裝在面具裡的人》。我們很安全地把自己放進去,直到自己再也鑽不出來。本來我們都可以是大鵬的,卻漸漸失去了飛的勇氣。這是現代性的問題。在這個節目中,圍繞開頭我們說到的從眾還是不從眾的這個話題,週一圍後來說:“我覺得這個事是茶餘飯後、吃飽喝足之外,可以去聊的一件事吧,要不然的話就沒啥意思了。”莊子的思想很前衛,好的思想真的可以穿越時空。那怎麼做?莊子有很多方法,《齊物論》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我們下面就會講“齊是非”“齊物我”“齊美醜”“齊夢醒”“齊生死”等等,一層層超越這些,看看做真實的自己又能被人接受的快樂與幸福是怎樣可能的。

愛智人生 | 讀《莊子》:焦慮,你躲過了嗎?

放下心中的尺子

——《莊子》哲學50

作者:林光華

ISBN:978-7-300-27144-6

定價:48。00

出版日期:2019-08-09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點選此處一鍵購買

不要活在“框架”裡!“放下心中的尺子!”——觸動萬千人心底的呼喚。

“六十分的人設也很棒!”以莊子的逍遙、自由和灑脫去面對人生吧!

2019年11月“中國好書”

莊子在思維上很通透,在情感上很灑脫,在生活中很有趣,他解構了世間所有的尺子,生成了一種獨立自由的人格。莊子思想具有極強的自省與批判精神,以語言、卮言、重言的獨特寫法,生成了一種最不容易被概念化與意識形態化的活潑文字。《莊子》這本書為我們打開了很多扇門,道術,生死,天人,美醜,善惡,真假,夢醒,……每一扇門都是通向自由的方便法門。《放下心中的尺子》一書,立足學術,面對現實,針對工業化與資訊化時代的焦慮、困頓、頹喪等實際生活處境與心靈生態,系統講解了《莊子》內七篇,引領我們透過自省與批判,解除外在的尺子;透過修身與功夫,解除內在的尺子,身心合一,萬物一體,合乎大道而能遊刃有餘。

附:

作者簡介

愛智人生 | 讀《莊子》:焦慮,你躲過了嗎?

林光華,1979年生,江蘇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江蘇師範大學古典文學碩士、漢語言文學學士。研究道家哲學、魏晉玄學,熱愛文學寫作。曾赴中國香港、臺灣以及德國等地學習,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學者。已出版專著《老子之道及其當代詮釋》《魏晉玄學“言意之辨”研究》,教材《老子解讀》《莊子解讀》,文集《假如人生沒有回憶》。在《哲學與文化》《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2018年《莊子》影片課上線,2019年《道解紅樓夢》影片課上線。致力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現代心靈生態的探索。

本書目錄

摘要1

第一篇《逍遙遊》

第一講 逍遙遊,怎麼遊

第二講 大鵬孤獨嗎

第三講 對不理解的理解

第四講 別人的點贊沒那麼重要

第五講 中國式超人

第六講 與宇宙取得聯絡

第七講 加法求知,減法修心

第八講 無用真有用

第九講 放下手機,立地成佛

第二篇《齊物論》

第十講 我們不一樣

第十一講 吾喪我的存在感

第十二講 焦慮,你躲過了嗎

第十三講 辯論怎麼了

第十四講 詩意和遠方在哪裡

第十五講 陰陽的新平衡

第十六講 六十分的人設也很棒

第十七講 朝三暮四的猴子

第十八講 成功的失敗

第十九講 放下心中的尺子

第二十講 最偉大的造夢師

第二十一講 莊周夢蝶的迴響

第三篇《養生主》

第二十二講 打通心靈的任督二脈

第二十三講 人性何來善惡

第二十四講 庖丁解牛用的是什麼刀

第二十五講 安命是一種逍遙嗎

第二十六講 自由是最大的籠子

第四篇《人間世》

第二十七講 人在世間的兩大枷鎖

第二十八講 我拿什麼拯救你

第二十九講 善行得到惡果怎麼辦

第三十講 如何讓氣柔下來

第三十一講 為什麼晚上要吃塊冰

第三十二講 如何與惡人相處

第三十三講 再說無用之用

第三十四講 狂人的肺腑之言

第五篇《德充符》

第三十五講 以不變應萬變

第三十六講 走出顏值時代

第三十七講 比腳更尊貴的東西

第三十八講 命運中的八件事

第三十九講 什麼是真的健忘

第四十講 道是無情卻有情

第六篇《大宗師》

第四十一講 吾愛真理,吾更愛真人

第四十二講 無夢的睡眠

第四十三講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第四十四講 說不清,道不明

第四十五講 化為彈弓去打鳥

第四十六講 為什麼要反禮俗

第四十七講 坐忘究竟忘什麼

第七篇《應帝王》

第四十八講 最好的管理是自律

第四十九講 像伺候人一樣伺候豬

第五十講 渾沌的天性鑿不得

後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