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的淨土思想解析——出世沉迷中透脫出濟世關懷

:

魏源開近代居士佛學理性研究佛經之風氣,選擇淨土宗為畢生旨歸,以此救治人心,形成“融通”“經世”“出世”的修行與研究風格和相容幷包的特色,以期達到救世的目的,發展了淨土宗教的義理。

關鍵詞

:

融通;出世;經世

魏源的淨土思想解析——出世沉迷中透脫出濟世關懷

魏源,湖南邵陽人,是清末一位傑出的愛國主義思想家、改革家、今文學大師,著有《海國圖志》、《皇朝經世文編》、《書古微》、《詩古微》等,可謂貫通古今、遍學無礙。

在其青少年時期,他雖然對佛學有所涉獵,但其致思之的側重點仍然在王道經世的學問上。

至其晚年時期,由於天生的性格、仕途的失意、環境的動盪、對現狀的不滿及其獨特的人生經歷等諸多原因,魏源皈信佛門,遂而成為一名專修淨土的佛教徒,受菩薩戒、號“承貫”,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經世佛學”思想,對近代佛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於魏源晚年歸入學佛的舉動,表面看來魏源是消極入佛,對現實悲觀失望的產物,但筆者認為魏源是積極入佛,關懷濟世,並對佛學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而本文試圖從獨特的魏源的獨特淨土宗思想中瞭解其深具價值意義的處世哲學。

淨土,意謂莊嚴清淨的國土,是指佛經裡描繪的沒有五濁染垢的清淨世界,是聖者所居住的清淨祥和之地。

淨土思想在古代印度早已有之,古印度自然環境惡劣,社會生態嚴酷,人心的極其脆弱,逼迫古印度人民在疾苦之境,慕唸佛陀的巍巍功德,嚮往光明喜樂之地,隨之便有“六念”法門的修行方法,力求往生,離苦得樂。

一般所謂“淨土”,主要是指彌勒淨土、彌陀淨土。

彌勒淨土的信仰,以東晉道安大師為最早,他著有《淨土論》六卷,倡導往生兜率天的彌勒淨土;唐代玄奘與窺基大師,也以彌勒淨土為行持依歸。

但自此以後,由於修者少,弘揚者更少,漸形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彌陀信仰的興隆,彌陀淨土便成為諸佛淨土的代表。

“彌陀淨土”思想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而傳到中國形成了獨特的淨土宗。

淨土宗,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為目的的宗派。因本宗以稱念佛名為主要修行方法,希望依靠彌陀本願的他力,往生於西方極樂淨土,所以又稱為念佛宗。

早期弘揚彌陀淨土信仰的,以東晉慧遠大師為最力,他在廬山結白蓮社,與大眾共修唸佛三昧,以期能往生見佛,是我國結社唸佛之始。

從此我國淨土思想的弘揚代不乏人,歷經北魏曇鸞、唐朝道綽、近代印光等大師的大力推弘,隨著時代的遷移,愈為後代人所奉行,是影響中國佛教民間信仰最為深遠的宗派。

彌陀思想主要依據的是“三經一論”,“三經”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一論”是指佛陀入滅後八、九百年左右,世親菩薩所造的《往生論》。

淨土宗三大經典之中,《阿彌陀經》描述阿彌陀佛西方淨土種種莊嚴的事相,並說明發願往生的意義及方便,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這部經的經文較短,很容易誦讀,被淨土宗修行者奉為圭臬。

《無量壽經》詳述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法藏比丘時所發的四十八願,以致果地圓滿成佛,莊嚴國土,攝受十方唸佛眾生,並說明三輩往生的條件。

《觀無量壽經》旨在說明想要往生西方極樂國土的眾生所必修的淨業正因,並以十六觀法諦觀阿彌陀佛的身相及極樂淨土相,又解釋九品往生的因果。

而《往生論》,則說明修習“五念門”,可得種種成就,令眾生得以往生安樂國土,面見阿彌陀佛。

魏源的淨土思想,是古大德經論詮釋基礎上開展的,並沉浸是在清末時代氣息,在此因緣背景下,逐漸產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1

魏源淨土思想的核心內容:徹悟心源

心性,指心的本性,可以理解為心本來具有恆常不變的性質,或心未被煩惱妄念遮蔽的本來面目。

自宋以來由於佛教和宋明理學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心性問題已經成為佛教哲學的理論核心,並且已經融通於佛教各大宗派,比如禪宗講自性,華嚴講真心,天台重觀心,而淨土宗則講淨心,皆此風行。

中國的祖師大德師對於“彌陀淨土”思想的不斷完善,反映了人類本身對於真、善、美的追求,而“彌陀淨土”的種種殊勝與方便,不在西方,而在於眾生本有的“圓覺妙性”。

到了清末,淨土宗的經典一般來說是三經一論,而魏源捨棄了其中的《往生論》,以《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納入其中,以成《淨土四經》。

魏源將所持的陸王心性思想融入到了他的佛學之中,誇大了心性作用,從而形成他淨土思想的特殊性,其目的就是要人明瞭“自性淨土”與“往生淨土”的合一性,“知自性彌陀之一心,本週乎法界。”強調人的“願”、“念”、“心”的主觀能動功用。

如此,這《淨土四經》的合刊即構成了一個以“心力”為核心,以“信”、“願”、“持”、“行”為修持第次的完整的淨土理論體系和修持體系,它體現了“自力”與“他力”的有機結合,突出了人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

魏源的淨土修行強調心的作用,提出“一心不亂”唸佛是修行的關鍵。人心的力量是最強大的,只有發展到極致,在修持時貴在心志專一,毫無雜念才能蒙獲彌陀加持,臨終才能垂蒙彌陀接引。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行人的終極目標,雖說只需一心專念,知之甚易,但是行之彌艱,人心紛雜多變,心猿意馬,難以淨念相續。

魏源提出要達到一心不亂境界,要閉關七日唸佛,淨心明志,念念相續,才能修持有力,把無量心力化為修持動力,如同煉乳成酥,才有醍醐之功。

魏源在研讀華嚴宗的法界緣起論時,認為宇宙萬法,在色心緣起時,相即相入,圓融無礙,重重無盡,所謂四法界皆是稱性之談。

魏源選擇《普賢行願品》,以淨土為歸宿,並把《普賢行願品》地位提升,喻之為修習淨土涓流所匯聚之華藏世界海,就是說明念自性彌陀時心遍周法界,人的自心涵蓋萬物,遍及宇宙巨大功用。

所以,魏源的結論是盡法界為一心,故為念中之王。很明顯,心性問題是魏源淨土思想的核心問題。

魏源之淨土思想別具一格,不但用華嚴宗的相關理論,還結合了天台宗一念三千、一心三觀的教理,來解釋他的淨土思想。

他提出修行的三階段:第一階段,收心入定;第二階段,定中生慧,進入一心三觀,圓融中道的境地;第三階段,一心周邊,心含太虛,萬物包容,重重無礙的華嚴最高境界。

這其實就是以心包萬物,涵育眾生,來強調絕對的心力作用,在整個魏源淨土思想中處於核心地位,也是他整個學術思想的特徵。

同時,魏源還從心力的重要性上,對淨土和其他宗門進行比較,指出淨土宗倡導是心作佛,是心即佛,心佛一體,體用不二,比起其他宗門之見性成佛,尤其直截了當。

然後由散入定,以定助慧,入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明瞭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與禪宗本無差別,而且是突破心力在大千世界中的不可思議的力量,也表現出他以心性問題融合諸宗,主張禪淨雙修的近代佛學思想。

魏源這種本源心地、淨業圓成,心切厲人的淨土修行導向,對彌陀淨土宗教義理有了新的發展。

2

魏源淨土思想的主要特色:相容幷包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原後,與中國本土的儒教、道教不斷融合,形成了其獨具之中國化的特色。

唐代以後,佛教的各個派別出現了明顯的融合趨勢,首先是禪教融通,其次是各宗兼弘淨土,再次是以禪淨雙修為中心的各派大融合。

宋代仍然是延續三教並弘的政策,保護佛教,促進融合。明朝的佛教四大師均主張儒釋道三教合流。

至清代,禪淨合修、性相融合已經成為修行佛法的潮流。雍正皇帝更是闡揚淨、教、宗合一之旨。

在晚清,居士佛學佔據了佛學的主流,居士們大多是熟讀聖賢之書的知識分子,而魏源的佛學導師錢伊庵,是匯通儒釋的大家。

因此魏源的淨土思想,也明顯帶有這樣的時代風氣,浸透出儒佛相融、儒佛相攝的時代氣息。

宋明理學,尤其是陽明心學的心性學說帶有濃重的佛教色彩,到明代的中葉,陽明學派思想風靡全國和佛門的禪宗相互融攝併合二為一。

魏源青年時期在長沙嶽麓書院讀書時,深入地研習了陽明心學,他接受了王陽明對“心”的作用的見解,所以魏源對於心性問題格外注重。

另外佛教和儒教在基本宗旨上也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儒家的“修齊治平”的理念與大乘佛教主張的“普度眾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魏源能將二者很好的結合起來。

魏源知識龐雜,經史、吏政、漕運、鹽政、邊防、財稅無所不窺,到北京後不但跟隨劉逢祿學習經學,還躋身漢學家的行列,在任幕僚時還研究軍事。

他在編撰《海國圖志》過程中大量閱讀西方的著作,這使其瞭解到很多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很難接觸到的知識。魏源的學問龐雜,這成為其佛教思想具有相容性的獨特土壤。

魏源指出:“宗、教、律皆發心童真出家,動經久劫,由初地至十地,方稱等妙覺;即不蒙佛記,亦自成佛。此是何等根器?但從無一生了辦之法。此我佛無量壽世尊淨土往生之教,橫出三界較豎出三界者,其難易遠近有天壤之分。”

“律”指的是佛教的戒律,特指已經剃度出家的僧人所必須遵守的清規戒,而且魏源認為“律”是修行各宗的基礎。

魏源指出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律宗等宗的修行極為不易,需要“動經久劫,由初地至十地”,才能成佛,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需要相當的“根器”才行。

淨土宗倡導不必自幼出家修行的“橫出三界法”,其難易程度較之其他宗派所要求的自幼出家、歷經劫難的“豎出三法界”是有天壤之分的。

在佛教法門中,“宗”指的是禪宗;“教”指的是華嚴宗和天台宗;“律”指的是律宗;“淨”指的是淨土宗,魏源在這裡強調宗與教合一,即“宗、教、淨合修”,必能進道尤速,修道果成。

正是因為如此,魏源主張“宗、淨合修”,“有禪有淨土”,這樣就可以猶如長了角的老虎一樣,驚覺猛進,甚至是萬修萬人去。

禪宗主張透過自身的努力,以參禪的方式“明心見性”,從而達到開悟的境界。淨土宗主張利用唸佛的方式、偏重佛的外力加持從而往生西方淨土。

魏源認為,如果內力、外力共同起作用則能夠更快的提升自己的修行水平,從而往生淨土。所以,魏源提出的禪、淨合修是相依相緣、良為直捷,並行不悖,互相通貫的。

魏源在理論上提出禪淨合流的重要性,為了將禪、淨合修發揮最大的功效,魏源還提出了具體的修行方法,即在禪堂外增設唸佛堂。

禪堂是修行禪宗的人打坐參禪的場所,唸佛堂是修行淨土宗的人唸佛的場所,將兩場所建在一起,可以使修行者更方便地進行禪淨合修,從而進步更快。

魏源更進一步宣揚華嚴宗和禪宗、淨土宗合修。

他認為華嚴教理能夠豐富淨土宗的思想,還勸導那些“以宗教輕淨土”的人,一定要讀《普賢行願品》,若不讀《普賢行願品》,則教偏而不圓,修行淨土法門的最後階段要進行總結性的修行,而華嚴宗的經典《普賢行願品》正是指導這種總結性修行的經典。

魏源把此經放在原淨土宗的主要經典:《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之後,於是形成了《淨土四經》,稱其是四經之末,則為淨土之歸藏,這樣就可以得無量法門。

可以說《淨土四經》是淨土宗與華嚴宗結合的產物。魏源認為要用華嚴宗的教理來豐富淨土宗,修習淨土宗的人應當讀華嚴宗的經典,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可以概括其他淨土三經的奧旨,與此完美的將淨土宗和華嚴宗合二為一。

魏源對天台宗的修行方法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觀無量壽經》原本是天台宗的教典,魏源對此經“三諦圓融”說高度讚歎,並吸收之,力圖主客相融,間不容雜,泯除能所,才能物我相念,隨緣放曠,立即成佛。從此觀想念佛與稱名唸佛同歸一旨。

對佛教各派思想的包容性,正是魏源佛學思想的重要特點所在。除律宗外所有佛教的法門都可以相容並修,這樣修行的成果會更顯著。

因為律宗是其他宗派的基礎,所以不能與其他宗派並列。各個法門是為了適應不同根器的人而形成的,所以各個法門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沒有優劣之分,可以相互相容並修。

魏源的佛教思想具有極強的相容性,修行方法以適應不同根器的人修行,若將各個法門的修行方法相容並修,便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魏源自身來說,他是以圓機者自居的,在各學派之間相互激盪、相互融攝,魏源在為學時博聞廣識、獨立思考、勤於總結,將禪宗、華嚴宗、天台宗融會貫通,最終匯於淨土一宗,集各家之長,補諸宗之漏,形成廣博甚深的“禪、宗、淨”合一的佛學思想。

3

魏源淨土思想的現實

價值:

經邦濟世

晚清時期,國運衰微,道光年間,整個國家已經呈現不可避免的頹廢,西方列強的侵略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禍,同時卻又喚醒了沉睡的有識之士。

他們力圖強國,變法求新,後發現無論新學、舊學,都無法單獨挽救危惡的局勢,承當救亡的重任。因此,晚清士大夫把原本企翼追求佛教彼岸的信仰一變為國家救亡的現實理論,成功地將出世之學轉為經世之學,後世把他稱為“經世佛學”,而魏源的淨土思想也是其顯著的一支。

魏源“經世佛學”思想的致用性體現在為其將出世佛法改造為用世甚至救世的思想武器,一方面攝取陽明心學從內心修養中完善自我並參與政治,另一方面提倡淨土修行,構建人間淨土。

我們可以明瞭魏源信佛倡佛仍是抱經世的目的,他把佛學當成挽救國家民族的思想武器,認為心力所至,皆可力挽狂瀾,佛法是匡扶人心的利器,足以醫大病、解大難,謀大事,學大道。

鴉片戰爭的硝煙尚未散去,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烽火席捲半個中華帝國。魏源看到清王朝的無力自救,在青年時期,魏源認為治理國家必須靠儒教理論,他提出了“通經致用”的主張,用古代的“經”為理論基礎,以此理論與當時的社會實際相結合,達到救國救民的目的。

魏源希冀透過著書立說和取士為官達到拯救國家的目的,但是魏源的著作《聖武記》、《海國圖志》沒有受到當權者的重視,他擔任的知縣、知州等官職也無法祛除國家的積患。

儒教的“經世”實踐沒能起到昇華人“心”的作用,政治理想的破滅使魏源在精神上陷入了極度的痛苦。前車之覆,後車之鑑,1853年魏源開始了自己的佛門生涯。

魏源研究佛學不完全是消極厭世,他以此為出發點,會譯《無量壽經》,並且編輯《淨土四經》。他認為利用儒教的方法不可能達到救世的目的,只有人人都可修持的淨土法門才是經邦濟世的真理。

在某種程度上說,魏源希望透過弘揚佛法這一特殊途徑來實現自己未完成的“經世”理想,但他相信佛教的救世和儒家的經世目標是一致的,並試圖以佛教的救世精神和普渡眾生的理想來實踐他對民胞物與的關懷。

隨著魏源“經世”實踐的不斷深入,他認為,人才之虛患、人心之彌散、民眾之昏昧,根源在於人心的詬病,要解決內心的弊端,放大心的作用,淨化內心從而淨化世間,他切中時弊地指出“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積患”。

他希望利用佛教這一特殊途徑淨化人心,祛除“人心積患”,從而達到救國救民的目的。

若要富國強民、抵抗外來侵略,首先振奮人心,使其得到昇華,研習和宣揚佛法的目的是“治人心”,而“治心”是“治世”的根本,這樣才能盡其才得其用,修養和才學才能融為一體。

為了祛除中國人心中的積患,救國救民,所以他將“經世”的實踐不斷深入。

魏源是淨土宗的信徒,主張唸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世俗世界之外別立一佛所居住的佛國淨土,同時誇大人的願念之力,認為只要專心一致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和願文,就可以到達彼岸世界。

魏源習淨土宗,一是因為其修行不似禪宗完全靠“自力”,而主要是靠“自力”“他力”相互扶持,更易於“根器中下者”即一般民眾修持;二是由於它極其強調善惡和倫理道德,把向善行善作為到達彼岸的先決條件。

魏源的淨土思想主要是從心性的角度,闡明瞭人慾無堅不摧的力量。魏源在談到其經世之學時,尤其重視人心的功用。

魏源認為,人的成功與否,完全取決於人心力的發揮的程度。他突破佛教的桎梏,石破天驚地宣稱,慾望不僅為苦本,同時也是道本,慾望是人類歷史發展進步的源泉和動。

人類有了慾望就能奮發圖強,催人激進,衝擊羅網,邁進光明,治亂世,扶持人倫次第,對淨土宗意義深大。

綜上所述,皈依佛門之前,儒教在魏源的思想中占主導地位,“出世”的佛教服務於“經世”的儒教。入佛後,魏源將儒教的“經世”精神引入佛教,“出世”的最終目的仍是“經世”,所以魏源認為儒教和佛教在本質上是統一的。

由此看來,不能簡單的把魏源晚年的信佛視為思想上的倒退。魏源在改天換地的歷史潮流中,以佛法補救世法,以世法潤和佛法,出世情懷中透出濟世的關懷。

他將挽治人心、變古通今天、富國強兵作為一生的使命,以淨土為依託,融匯諸宗將其匯入經世之道,實現了佛學從出世到入世的革命,推動了佛學現代化轉型。

從此,中國佛教走上了以佛法補救世法的經世之路,所以魏源是名副其實的“經世佛學”的先驅。

總之,綜觀魏源一生,在世俗中,他是一個傑出的思想家,一位賢達的官員;晚年歸隱則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

在魏源的心中,“經世”與“出世”,是有內在的深層思想聯絡的,不能簡單地分割和對立的。

魏源以他自己的生平行狀、言論、思想和著作,對他的皈依佛法作出了有說服力的詮釋,他並沒有因為崇向佛教而影響他事業上的輝煌成就,“入世”與“出世”兩者之間並不矛盾,而且還相互協助,順緣增上,在表象中透出救濟世間的本懷。

魏源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佛教人間化探索的先驅,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閃耀著哲人的思想光輝。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處處看到他作為一個封建社會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的良知和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丁平一:《魏源與佛教》,劉泱泱等編:《魏源與中國近代改革開放》,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2]李細珠:《略論魏源思想的文化背景》,劉泱泱等編:《魏源與中國近代改革開放》,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3]李素平:《魏源與晚清佛教——兼論其嚴辨佛老之分》,《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刊》,1996年第6 期。

[4]孫功達:《試論魏源哲學思想》,《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3 期。

[5]伍成泉:《魏源宗教觀淺析》,《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 期。

[6]劉偉順:《試論魏源入佛的必然性》,《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7]劉偉順:《魏源的佛學成就》,《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 期。

[8]劉春華:《魏源經世致用思想與佛學》,《棗莊學院學報》,2007年第3 期。

[9]李建光:《魏源選擇淨土宗的動因及對近代居士佛學的貢獻》,《求索》,2007年第6期。

[10]羅斌、王芳:《論魏源入佛的原因》,《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2 期。

《魏源全集》(第二十卷),嶽麓書社2004年版,第340頁

《魏源全集》(第二十卷),嶽麓書社2004年版,第420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