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創作中的形式反思

書法的形式實際上最為簡約,白紙黑字,無須過多糾纏,又最為繁富,一根線條就是上述諸多效能的綜合與精華,今人顯然以複雜的表象掩飾點畫內涵的不足。

書法創作中的形式反思

今天,人們似乎習慣了美術的線,表達出了西方的線,諸如馬蒂斯的線、康定斯基的“點、線、面”,卻看不懂傳統書畫中的線,並在形式化語言中,巧用筆法、結構、章法、墨法的表現,視作形式的裝飾,意在點綴出形式的豐富性,這其實是一種誤區。

書法創作中的形式反思

中國書法之墨法,是建立在筆法的基礎上的獨特手法,墨法活用是中國書法開現代氣象的重要手段,包世臣說:“畫法字法,本於筆,成於墨,則墨法尤書藝一大關鍵矣。”(《藝舟雙楫》)墨分五色,即焦、濃、重、淡、青(與藍綠相關的顏色都可稱為“青”),書法墨法是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演化的,在筆法相對穩定的狀態下,墨色在書法中的變化是最活躍的。由王僧虔的“仲將之墨,一點如漆”到孫過庭的“帶燥方潤,將濃遂枯”(《書譜》),再到笪重光的“生紙書大字墨稍淡,淡則筆利”(《評書帖》),顯示出古人對墨法的不斷探索並最終引入書法的審美範疇之中。尤其是王鐸的“漲墨”,令人歎為觀止。墨法已隨筆法的組合變化而幻化出新的意趣,營造出另一番境界。

所以,姜夔說:“凡作楷,墨欲幹,然不可太燥。行書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墨濃則筆滯。燥則筆枯,亦不可不知也”(《續書譜》)。又“墨太濃則滯,太淡則肉薄”(陳繹曾《翰林要訣》)。周星蓮也說:“用墨之法,濃欲其活,淡欲其華,淡與華,非墨寬不可”(《臨池管見》)。除此以外,還有“飛白”書,起源於蔡邕“見役人以堊帚成字,心有悅焉,歸而為飛白書”(張懷瓘《書斷》)。到了米南宮手下,“飛白”之法達到了一個高度。明清時,此法已廣而用之。它主要是強調墨色在一個筆畫中的虛實,也顯示出這個字在通篇中的虛實。由於“飛白”的形成神妙莫測,一揮而就,令人稱奇。

今天,形與勢、筆與墨的對應服從於展廳的設計,心造的內在因素不斷損耗,法度與情性幾乎分離。由於解讀方式、轉化方式等從思維到手段的異化,傳統實用中的自然轉化成為今天有意識的侷限的空間轉換,生硬、牽強及直接的借用成為創作常態,技術的人性化讓位於標準化。

所以,一些注重形式構成的書家作品,隨意亂搭、破體等致使識讀比歷史上任何時期的作品都要困難。這是當代書寫的不自信,也是書寫遇到的新問題。由於現代人的人生體驗與書寫很難同調,被動的形式化書寫很難融入到生活中,而快餐思維的創作心理,為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使抄襲或割取古人某一字形和片段進行形式組合成為可能。一些思想激進者為改變現狀,想借助一些外來的觀念來解決書寫形式而不斷地糾結,這都是從外在的形式上圍獵,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書寫的核心問題。

頂部